悟空叮嚀郡侯道,“你若轉意向善,趁早兒唸佛看經,我還替你作為;汝若仍前不改,我亦不能解釋,不久天即誅之,性命不能保矣。”那郡侯叩首禮拜,誓願皈依。當時召請本處僧道,啟建道場,各各寫文書,申奏三天。郡侯領眾拈香瞻拜,答天謝地,引罪自責。
朱祐樘一看就是吃驚,李廣能吃多少啊,如何這麼多人送那麼多的糧食哩。中間有人奉告,這是切口啊,黃者金,白者銀也。
師徒幾個到了天竺外洋郡鳳仙郡,悟空給師父先容了靈山一下,“如來處雖稱極樂,卻冇有城池,乃是一座大山,山中有樓台殿閣,喚做靈山大雷音寺。”
悟空現在有情有義,一聽之下,就看那榜文。“大天竺國鳳仙郡郡侯上官,為榜聘明師,招求**事。茲因郡土寬弘,軍民殷實,比年久旱,累歲乾荒,民田塘而軍地薄,河道淺而溝澮空。井中無水,泉底無津。富室聊以全生,窮民難以活命。鬥粟百金之價,束薪五兩之資。十歲女易米三升,五歲男隨人帶去。城中懼法,典衣當物以存身;鄉間欺公,打劫吃人而顧命。為此出給榜文,瞻仰十方賢哲,褥雨救民,恩當重報。願以令媛奉謝,決不虛言。須至榜者。”
那鳳仙郡,城裡城外,大小官員,軍民人等,整三年未曾聞聲雷電。本日見有雷聲霍閃,一齊跪下,頭頂著香爐,有的手拈著柳枝,都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一聲善念,公然轟動上天。恰是那古詩雲,民氣生一念,六合悉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悟空是在似誇卻諷,這個郡侯和他的老婆當中必有不賢之人的。
上界直符使者,將僧道兩家的文牒,送至透明殿,四天師傳奏靈霄殿。玉帝見了道,“那廝們既有善念,看三事如何。”正說處,忽有披香殿把守的將官報導,“所立米麪山俱倒了。頃刻間米麪皆無。鎖梃亦斷。”奏未畢,又有當駕天官引鳳仙郡地盤、城隍、社令等神齊來拜奏道,“本郡郡主並滿城大小黎庶之家,無一家一人不皈依善果,禮佛敬天。今啟垂慈,普降甘霖,求濟百姓。”玉帝聞言大喜,即傳旨,“著風部、雲部、雨部,各遵號令,去下方,按鳳仙郡界,即於本日今時,聲雷布雲,降雨三尺零四十二點。”時有四大天師奉旨,傳與各部隨時下界,各逞神威,一齊抖擻。行者正與鄧、辛、張、陶,令閃電娘子在空中調弄,隻見眾神都到,合會一天。那其間風雲際會,甘霖滂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