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不是與皇上早有手劄來往,欲將我方……?”忙不迭比出一斷頸的手勢,此中之意已是不言而喻了。
更不敢想,如果這位明目張膽舉了反棋,那不明當年本相的朝中之臣、百姓百姓又該如何作想?千萬不能叫其奸計得逞,必得直擊關鍵,將其一脈就義在這不歸之路上。
試問出自都城的皇親貴胄,想要已時價買下你一介布衣手中的田畝,可敢不從?怕是想著未曾被壓價賤賣,已是萬幸之事,任誰都不敢複興順從之意。
隻是,他運營的圍困之勢,對於其他幾家而言,也一定未曾思慮過。畢竟早有所圖,又怎會不好好謀齊截番。如果其他幾方得知。這位久已未再露麵的賢郡王,欲藉機篡奪了帝位,卻不知世人又會如何作想?
返身再往書房去,已是轉了幾個動機。若說三十餘載前,自請回到封地的賢郡王,或是遠不及告老之年。此中必有隱情擺佈此時,隻不過期隔已久,隻怕親曆當年這樁的朝中老臣,也已所剩無幾。又何來那曉得真相之人,必是十不存一咯!
“甚麼?你說的但是真相!”
“末將不敢,半句虛言全無。五城兵馬司已是有所動靜,置於旁的……末將是萬不敢冒然刺探一二,附屬兵部統領之事,若被萬歲得知,可怎生了得?”報完此樁要緊之事,忙是拱手退了出去。
到時候,朝廷的軍士隻怕是疲於奔命,再得空顧及京畿各地。如此一來。自家便可坐收那漁翁之利,待等轉轉頭,再來將一杆人等團團圍困京內。便可萬無一失,隻等黃袍加身便好!
更何況,先帝的決計為之,才使得當年也曾風景無二的攝政王在拜彆以後,一樣是口碑還是。如若被外間得悉,這位當年倉促迴轉封地的真相又是如何,不知另有幾位亦能淡然言及?
此番藉著秋收運糧之名,已是有多股人馬堆積京畿各地,隻等主公一聲令下,便可乘機發難,先攻陷一處城池駐守便好。本已蓄養多日。又得了各地藩王蠢蠢欲動的動靜無數;再添上田家那位老臣也是有恃無恐,很有必勝之心,本身一方趁亂而行,定是打他個措手不及!
殊不知,當年的寬大已待,卻返來了本日的起兵而反!如果當初動了不忍之心的母子倆地下有知,又該如何作想?
本來的一眾佃農,再加上零散留下的小農戶,便逐步構成了賢郡王一手勾畫的鳳雛山莊。饒是遠在京中的先帝聞之此過後,也不過是微微點頭,並無其他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