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還未曾重視,當年阿誰剛出村莊的小丫環,現在也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再來梁掌櫃家本也是知根知底,比起外頭之人更加放心三分。到底與藺蘭那丫環作比,麥冬畢竟還是過分儉樸,許是配得那小她一歲的梁家大兒,纔是合宜之選。
此話一出,倒是引得梁掌櫃不免連連擺手,輕笑道:“知縣老爺但是七品之職,比起二爺來倒是高出……。”
“當家的但是胡塗了?平常這京裡出來的,但是高出處所官員不止一籌,何況還是在戶部任的職,隻怕也是略有勝出的,纔對!”被娘子這般一比較,倒讓這位不覺也已是悄悄考慮起來,指不定還真如同娘子說言那般,高出一頭,也是何嘗可知。
本來就已是不敷開闊,再被高出視野的偌大一座戲台,當即攔住了視野所及 ,更是半點遊興全無。幸虧府內另有藏書多處,才使得終究撐過了三年整。
這回子輪到梁掌櫃他隨之一征。忙不迭接著詰問道:“娘子的意義,隻怕二奶奶也是成心許了麥冬與我家小天。此舉不過是為了試我們一試罷了?”
再說,前次由王店主的管事那兒得悉之事,不恰是戶部侍郎大人也對二爺是讚成有佳,可見定是官運亨通之兆!想及此處,不免已是偏轉頭來,迷惑低喃道:“娘子可還記得,那次迴轉家中與你提及二爺在戶部任職一事?”
聽得老婆的擔憂,那旁的盧臨淵不太悄悄一笑,抬手指向劈麵山頭:“不如也對比著藺蘭當初那般,先許了梁家大兒來我們莊上領個差事。好歹也得瞧瞧這兩人但是班配?如果麥冬看不上他家大兒,還是儘早罷手纔好。”
“哦,另有這般之事,如何就莊上卻無人與我提及?”
想起此樁來,不免已是苦著臉,感慨道:“旁的未曾練就,我這描花腔子的本事,現在可算是府內第一人咯!”
親手為老婆披上外袍後,更是抬手比了比窗外:“藉著午後暖陽之際,我們先去自家山間走上一走,也是不錯。他日等女兒風俗了山上的氣候,我們一家三口再尋個風景美好之地,遊曆一番纔是最好!”
沉吟半晌後,已是率先開口提道:“再則,梁掌櫃家的那位,我也是見過兩回,論道起來也是個好說話的主。更要緊的便是眼下他們伉儷倆還算得正當年,再將麥冬放在那位身邊好生教誨幾年,更是經謀買賣的一把妙手!”
“我們倆骨子裡到底還是根深蒂固,這輩子怕是改不過來了。就按相公所言,遣人悄悄與梁掌櫃家捎了信,乾脆與他們伉儷倆言瞭然此樁,也是無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