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特地將這兩個丫環帶著同往,便是為了此後籌算,畢竟悠長留在此處的理事之人,恰是她們姐妹二人。總不能萬事仰仗著旁人脫手行事,需求之時還得她們出麵摒擋,纔是端莊。
轉過天來,趁著天氣尚早,盧臨淵便已與藺管事主仆二人,去往自家山間,驗看小院的進度而去。另一邊,由大丫環藺蘭領頭,帶著蘇葉蘇木兩人,也是趕往了桑園去尋早已等待在此的胡老爹,一同向後山村中行。
而這旁屋裡,還不等一旁仍未回過味來的蘇木發問。就聽得這旁一向笑而不言藺蘭,現在倒是緩緩點頭道:“此番行事,蘇葉你委實可當得大任,至於蘇木你嘛,性子還是太急,須好好同蘇葉學上一學。”
想到要緊處,不免快行兩步追上前頭的藺蘭,低聲告罪:“都是小婢的不是,幸虧臨來前二奶奶還叮囑再三,倒是一時歡樂幾乎說漏了嘴,壞了主子們的大事。”
要說掌櫃娘子這一句,雖是不假,但卻未曾體味盧家二爺寫下呼應進貨之數的本意,又是為何?本技藝中再無現銀可用來多辦貨,隻是其一;另有兩條倒是不得不考慮在內。一是本技藝現在可當用的押運人手,不過就一個餘把式家的大兒罷了;再有一樁更加首要的,便是為防旁的行商,發覺出此等貿易之利,才成心放慢腳步,做這等看似細水長流般的小宗買賣。
聽得他這一聲感慨,那旁正清算書架的二奶奶,不由點頭應道一句:“就算不防著些本地熟諳的商戶,也得謹慎彆因小失大,給我們埋下禍端纔好!”
“要說也確切不比平常那些,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得聖賢書的掉書袋。這般的讀書人纔是真有大本事的,單是瞧這名錄上,來返來去安排的如此穩妥,就知定是費了一番大心機的!”
‘本來這世道上女子讀些書,也不是甚麼大事,但這等四周張揚之舉倒是千萬要不得!’二奶奶的那一句提示,不由響徹耳旁。本身如何這般胡塗,順心脫口而出那會兒,隻怕早就將此句提示,忘得一乾二淨了。
更有那出發已近一旬光陰的行商三人,也該跑完三單買賣了。卻不想,這邊廂伉儷兩人纔剛在書房內,唸叨著此樁之事。那頭彆院外吃緊愣住馬車的把式老餘頭,已是翻身跳下車轅大力拍打著門扇:“快快開門,藺管事,藺管事可在?”
“以是,此番本錢原就不過百兩出頭,你們父子二人大可不必過分憂心,何況另有從旁看顧一二的雜貨鋪梁掌櫃。彆看他家慣是小本運營,畢竟能在鎮上創辦這麼一家門臉兒,也算是須買賣人了,且結壯對比著我給出的名錄行事,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