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眼下正值6、七月間,這雞蛋倒是放不得,倒不如給孩子們也嘗回好吃的纔是。瞧著現在,孩子們正謹慎翼翼咬著涼糕的模樣便知,這哪是自家的孩子吃相好,而是捨不得這可貴的甘旨,即便是最小的兒子,也正學著哥哥、姐姐們的模樣,每回咬一小口就得嚼上好半日的。
目睹著那利嘴好似又返來了,雖比起昔日來還稍有收斂,但與昨日那般倉惶掉頭一比,倒是旁若兩人。定是認準了本身,無錢還上她家的銀子,才特地尋了由頭,來自家密查動靜的。
聽到此處,那旁的蘇葉已然瞭然。主子這是為自家想得全麵,單是靠旁人家佈施,又如何捱過這秋收前的最後一段。須得添一樁能立馬換得米糧的活計,纔是端莊。
想到,自家現在尚未搬來為耕戶,主子便已是故意相幫,戴德之情頓時湧上心頭。卻見這旁麥冬姐姐怕是早瞧出來了,邊笑著低聲打斷道:“與其說那些入耳的,倒不如好好給主子辦差事,纔是我們理該做的。莫說你們倆新才進府的,就是我這先你們幾個月到的,也是冇少受主子一家的恩德!”
按她姑丈的大實話便是‘隻曉得守著那兩畝瘦田,就繁華了?好歹也得叫百口不跟著受凍、捱餓不是。地步冇了等今後湊夠了銀子,還能再買返來,可家人如果有個三長兩短的,就再難轉頭了!’
“當初我不在家,多虧了嬸子的幫村,現在這又算得甚麼?倒是我家主子早就交代過了,雖隻比旁人家多給半成的糧食,但如果自家手巧,她還另在農閒時,給我們幾家尋些活計來加添著些。想來一年到頭,也毫不能比那自家有地步的莊戶們,差得太多!”聽得蘇葉口中之言,屋內更是引得歡聲一片。
想到昨日拿她與地主家的管事比較,倒另有些事理。早就聽那常來村裡的賣婆提及過,這朱紫家的奴婢,比起村長家吃的飯食來,也是不差多少。現在再細心昂首來瞧,還真是紅潤很多了,好似一月來這身子都長開了很多喲!
“二丫拿個潔淨的碗,先給隔壁菜嬸家送一半去……。”合法床邊滿含欣喜看著孩子,小口小口嘗著大閨女帶來的點心,這旁郭五家的忙是開言,提示一句道。
真是來還米的?當初我們家借出去的不過是二鬥碎米,可小五家的大丫現在還來的,倒是足有二錢的半塊碎銀。如果換作銅錢定能多過兩百文的模樣,都夠在鎮上的米鋪裡稱上最好的梗米,二鬥半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