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箇舊軌製的衛道者,丁寶楨一向崇尚“清濁清楚”、“正邪不兩立”的處世原則。他對於宦海的熟諳是:“今吏治紛然糜雜:便利者為才調,依阿者為練達,縱恣者為闊大,裝點者為奪目。”是以,形成了“瓦釜雷鳴,黃鐘譭棄”的令人沮喪的社會實際。固然如此,丁寶楨以為,為官一方者不成悲觀沮喪,要潔身自好,有所作為,他曾對部屬說:“且豐草蔽穀,幽蘭自芳;環球渾沌,清士乃見”,“藉此官勢,作德於民”。對於仕進的目標,丁寶楨崇尚孔子的“學而優則仕”和孟子的“幼而學之,壯而欲行之”,但願本身能夠“出其所學,以救敝而起衰”,因為“賢人進,則民生遂”,他以為,隻要有了好官清官,百姓百姓才氣過上好日子,“仕進當以愛民養民為第一要事,即所謂報國者亦不過此,蓋民為國本,培養民氣即培養邦本。得民氣樂,民氣和則穩定,而國度於以平康,此即報國也。……務須不時體察此言,立心照辦。不使一事不成對民,一念不成對民。凡有害民者,必極力除之;無益於民者,必實心謀之。我他殺其心,而百姓戀慕不忘……”他經常警告本身要“刻苦做好官,行功德”。
丁汝昌的話語中透著深深的體貼,令張宗川大為打動,他歎了口氣,目光轉向岸邊,說道:“老是讓弟兄們不再白送性命,我這個統領,丟了也冇甚麼。”
“如此獎懲,爾可心折?”丁汝昌看著呆呆的伏在船麵上的魏銅錘,笑了笑,問道。
“張大人不必如此,都是為朝廷效力。張大人是朝廷命官,與兄弟我同級,兄弟不便措置,當報請朝廷示下。”丁汝昌擺了擺手,暖和地說道,“此次叛變,事出有因,張大人能束縛部眾,未釀大亂,已是不易,然焚燬師船終是不該,我看,隻怕是免不了要丟官了。”
看到這戲劇性的一幕,張宗川在內心終究長吐了一口氣。
而戔戔八十幾兩的銀子,竟然還要他堂堂綠營提督去藩庫領,說出去也真是叫人笑掉大牙了!
聽到李成林提及欠餉來,丁寶楨的臉上現出了一絲難堪之色。
二兩銀子一條命,這山東綠營兵的命,還真是賤到家了啊!
聽到丁寶楨已然將肝火轉移到了李鴻章和丁汝昌身上,李成林內心正自鬆了一口氣,卻冷不防丁寶楨的一句話又讓他的心懸了起來。
看著綠營兵的撤離,鄧世昌的臉上現出了一絲諷刺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