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身平常圓領綠布外罩,腳上卻蹬著白底黑麪官靴,神采間不怒自威,各種細節明示著他的身份,非平凡人家。
“老吳啊,哥哥帶著酒來看你了,你這長季子平常不是最饞這口嗎?可惜自從入了大帥帳下後,軍中禁令森嚴,咱兩少有喝酒機遇。不過明天大帥特批我能夠喝一盅,你小子,速速與我來飲。”
“史將軍請節哀,等我們完成興複大業,再來墳前告慰吳將軍也不遲。”,張若淳如是安慰道。
迴應史介的卻隻要一行飛過的征雁,吱呀吱呀的鳴叫。
在小墳包前,建立著一塊簡易的黃材墓碑,上書一行碑文:“故明武德將軍鬥牛軍批示使同知吳畋之墓”。
史介的手中亦提著一壺新沽的穀酒,他在一座小黃土包前,已經鵠立很久。
情到深處,殺賊藏首於軍帳,刻毒如史介,亦淚灑墳前。
“古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土青鬆,實所共鑒。
隆武元年七月十五日,明軍將士們在廣信經太缺少憩整以後,向浙江清軍建議了大範圍反擊,孫稷俠親率六萬明軍精銳,全師北進。
”老吳你快起來啊......”
史介以袖掩麵,拱手而曰:“張大人故意了,史某都曉得,統統以大局為重。”
一襲白衣的張若淳,不知何時呈現在了身後。
廣信城中的五六萬百姓,又規複了他們一日兩餐和油鹽醬醋茶的餬口。
彈指間,數萬清軍灰飛煙滅。孫稷俠神威,名動四方!
“冇想到殺人如麻的史將軍,也是脾氣中人呀。”
頓時,阿誰無懼刀劍風霜的青年統帥身上,綻放了刺眼的光芒,成為了將士們心目中的軍神。
沉默半響,他又低語道:“實在老吳也算有個歸宿了,天下亂了這麼多年,多少忠魂埋骨他鄉?多少弟兄到死連座墳都冇有,他還能有袍澤百姓前來祭奠,都算是他長季子上輩子堆集了福分。”
史介揉了揉眼睛,接著話茬說道:“我就說是西北風呢,咋恁大呢,眼睛都給迷住了。”
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
但縱使僅留有一座衣冠塚,也好過孤墳野鬼。
不幸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明軍此時攻打浙江,不但是因為南征清軍毀滅後,浙江兵力空虛,更首要的是為策應北線疆場,分擔李定國部的壓力而去。一旦取下浙江,那麼滿清的江南之地,就有腹心之患。是以孫稷俠當即決定攻入浙江,光複杭州。
“凡兵到之日,不管官將,馬上歸正歸明者,不問罪惡,一概原職留任;若膽敢為虎作倀,執迷不悟者,夷滅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