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元年四月初八,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楚國公孫稷俠興趣大起,想要看看軍隊戰備物質籌辦如何,遂帶著易政道、黃思勉等眾屬官胥吏,觀察城南大倉,倉曹副參軍知事孫可望也伴隨在側,大倉恰是他統領之範圍。
僅僅一個半月的時候,新設置的軍糧都轉運使衙門,便從安南搞到了這麼多糧食,實在是出乎他的料想。孫稷俠本來想著二人剛去,能在三月以內,搞到二十萬石糧食就不錯了,哪成想一下子搞返來了這麼多糧食。顛末倉曹司加班加點的點檢,三十多個軍倉,一共是進倉了五十萬餘石糧食,這都還冇運完,據賣力隨軍押送的轉運使衙門胥吏稟報,另有二十五萬石稻米,尚在糧道之上。
而他二人用在安南之上的“金刀計”,更是讓孫稷俠拍案稱奇。所謂的“金刀計”,最後發源於前秦丞相王猛之手,他為了殺掉投效前秦的鮮卑前燕雄主慕容垂而設想,此計精美之處,在於其步步連環,被算計之人雖入彀而不自知,乃傳名千年的絕計。
倉曹副參軍知事孫可望立馬湊趣道:“公爺,將士們吃了這大米,怕是個個要膘肥體壯,長肉幾斤呢~”。
世人步入大倉以內,各倉儲地區,次序井然。區倉之間,安排有很多大水缸,這些都是為了防火所用。
孫稷俠對李大牛並不陌生,當年固水兩村搶水之事,就有他插手呢。現在見老弟兄們紛繁鯉魚躍龍門,他打心眼裡歡暢。
這對孫可望來講,也是一件功德,意味著他很有但願“扶正”,倉曹參軍一職乃都督府內的一司主官,官居從四品。孫可望如果坐上這個位置,他在孫稷俠的軍政個人內的職位,又將晉升一大截,想到這裡,他的心中便是一陣熾熱......
城南大倉占地極廣,一眼望去便能看到三十多個拔地而起的大倉,立於此處。因孫家軍的糧草、藥材、布匹等物質均集合在此處,軍事職位極其首要,以是防護辦法做得非常嚴格,專門有一營天馬山的駐軍戍守此處,定時輪換。大倉的周邊視野開闊,房屋、雜草、樹木均被清之一空,構成了一個空曠的斷絕帶,如許不但是為了防火,另有製止敵軍偷襲之用。
孫稷俠等人看了,不住點頭,孫可望和李大牛乾的不錯。
李大牛上前回稟道:“稟公爺,這一倉存有米糧兩萬五千石,像如許的大倉,我們這裡一共有三十五個。現在已經有三十個米倉滿倉了,總計存有米糧七十五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