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袍與硃筆:清宮秘錄_第14章 月夜琴音:與乾隆共奏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涼亭中心,乾隆帝身著明黃龍袍,端坐於古琴前,手指悄悄撥動琴絃,一曲《高山流水》流淌而出,清雅脫俗,意蘊深遠。晴嵐則身著素雅旗裝,肅立一旁,凝神聆聽。待乾隆帝彈至曲中轉折處,她緩徐行入,接過乾隆遞來的另一張古琴,指尖輕觸琴絃,悠然融入旋律。

晴嵐所奏並非當代曲目,而是來自當代的一首典範鋼琴曲《月光》,顛末她奇妙改編,使之與古琴調和共鳴。琴聲如詩如畫,既有當代鋼琴曲的深沉內斂,又包含古琴的空靈淡遠。琴音起落間,她奇妙地將《月光》的主旋律與《高山流水》的和聲交叉在一起,構成一種超越時空的對話,彷彿古今音樂大師的靈魂在現在交彙。

此次月夜琴音,不但加深了乾隆帝與晴嵐之間的感情紐帶,更開啟了宮廷音樂的新篇章。乾隆帝對晴嵐的音樂才調推許備至,特命她在宮中開設音樂研習所,傳授當代音樂知識。晴嵐欣然接管,將當代樂理、樂器知識與當代音樂相連絡,編輯《樂理新解》,並在宮中推行西洋樂器,如鋼琴、小提琴等,極大地豐富了宮廷音樂情勢,對清朝音樂藝術的生長產生了深遠影響。

乾隆帝初聞此曲,略感驚奇,但很快便被其奇特的神韻所吸引,他調劑節拍,與晴嵐默契共同。兩人琴音相和,時而激昂如潮湧,時而低徊如細語,如月光灑落水麵,波光粼粼,又如山澗流水,潺潺不斷。月夜之下,琴音與花香、蟲鳴交叉,構成一幅活潑的宮廷夜景圖。

自疫病停歇後,晴嵐在宮廷中的職位日趨安定。她的才情與見地,使她在浩繁嬪妃中獨樹一幟,深得乾隆帝的愛好。而晴嵐對音樂的酷愛與成就,更是與乾隆帝誌趣相投。某個月明星稀之夜,乾隆帝特邀晴嵐共弄月色,於禦花圃的涼亭中操琴共奏,一段超越時空的音樂傳奇由此展開。

曲終,餘音繞梁,久久不散。乾隆帝起家,目光熠熠,對晴嵐讚道:“朕從未聽過如此奇曲,既有古韻之風骨,又有新聲之靈動,你實乃琴中仙子。”晴嵐謙遜一笑,迴應道:“皇上琴藝高深,臣妾不過借古琴傳達當代曲調,是皇上付與其靈魂,使其抖擻出新的朝氣。”

琴曲漸入飛騰,晴嵐的琴聲愈發激越,如瀑布飛瀉,如雷霆萬鈞。乾隆帝亦不甘逞強,琴聲如山嶽般巍峨,如江河般奔騰。兩人的琴音相互追逐,相互融會,最後在飛騰處達到完美的同一,如同六合間最調和的交響,震驚民氣。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