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得冇錯,彆看你二堂叔說話大嗓門,一跟外村人說話,就跟掐住脖子的雞似的,一個屁都憋不出,他婆娘手巧,做出的豆腐也標緻,豆腐皮應當做得也不賴,但冇人出去叫賣,好東西就砸家裡了,我們給他收上來一起賣了,也省了他們力量。何況他們白日裡頭還得做活,去縣城賣豆腐皮,還遲誤田裡工夫。”
“縣老爺如果曉得了,會不會見怪?”小虎爹有些躊躇,他這個婆娘設法多,膽量也大。
婆婆神采不多數雅,白了一眼彆的兩個兒媳婦,冇好氣,“站著乾甚麼,還不去泡豆子!”
李翠花切身感知了這豆腐皮是不比豆腐差的好東西,便立即將試吃過豆腐皮的感觸跟妯娌說了。
公公也感覺這事可行,一貫錢但是足足一千個銅板,他在地步裡服侍了大半輩子秧苗,也不過積累了三四貫錢,還都拿去給三個兒子娶媳婦了。
一傳十,十傳百,這些手腳勤奮,整日乾活的村婦,已經將做豆腐的流程學得七七八八,蘇溱疇昔的時候,大多看一眼就融會貫穿了。
之前感覺小兒媳不敷循分,現現在卻感覺大兒媳跟二兒媳太木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