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笑著回禮:“我與瓚兄長,兄弟相稱。中間不必客氣。”
“也好。”到底都是少年心性。閻柔也不矯揉造作,利落的直起家來。
《後漢書·烏桓傳》載:“邑落各有小帥,數百乾落自為一部。”落,常為戶之意。每帳戶或帳落,少則七八口多則十餘口。多少落相聚則為邑落或簡稱為邑。“約莫每邑落約有2、三十戶”,“每一邑落當有人丁一百幾十人至二百幾十人”。
劉備大喜:“如何相幫?”
“廣陽閻柔,見過少君侯。”劉備雖身穿便服,胡服少年卻不敢怠慢,恭敬的施禮。閻柔應當年紀不大,卻顯得非常老成。想必與本身經曆有關。
先不焦急。
普通商賈,有力承擔。
冬眠了一個夏季的馬廄,喜信頻傳。蘇雙說,不久便會稀有匹良駒產下。青駹馬居功至偉。
《三國誌》裴注引《魏書》記烏桓民風雲:“氏姓無常,以大人健者名字為姓。”也就是說一個部落的人在同一個期間內都是同一個姓氏的,這個姓氏就是當時統治這個部落的最健旺、最凶悍的大人的氏姓。
公孫瓚亦笑道:“賢弟所言極致。我二人同窗為學,又早已瞭解。便是同門,又是兄弟。閻柔你不必拘禮。”
公孫瓚這便說道:“閻柔少時曾被烏桓、鮮卑俘虜。在胡人部落中長大。非常胡人所信。”
第二天,劉備又請來公孫瓚,扣問閻柔出身詳情。
也罷,既是公孫瓚的朋友,估計不會有太大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