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左一右,拉著劉備和胡服少年之手,先容道:“賢弟,這便是能助你一臂之力之人。名喚閻柔,乃燕國廣陽人氏。”
不久,公孫瓚令人投書,言老友已到。劉備倉猝趕去相見。
“廣陽閻柔,見過少君侯。”劉備雖身穿便服,胡服少年卻不敢怠慢,恭敬的施禮。閻柔應當年紀不大,卻顯得非常老成。想必與本身經曆有關。
盤算主張,劉備又去信張世平,扣問販馬諸事。
公孫瓚這便將所知,娓娓道來。
烏桓,分部、邑(邑落)、落。邑、落,為部下轄的群落。每部統轄著數百乃至數千個落。
白毦精卒、水兵部曲、賊捕刺奸,嚴查死守,未曾怠慢。
“如此,便請中間盤桓數日,去與不去,不日便有分曉。”劉備想了想道。
劉備大喜:“如何相幫?”
此中血淚,當真不忍直視。身負血海深仇,卻還能與胡人混跡為友。閻柔此人,非常人也。
想必,閻柔口中的新單於,就是他吧。
公孫瓚這便說道:“閻柔少時曾被烏桓、鮮卑俘虜。在胡人部落中長大。非常胡人所信。”
“可也。”閻柔慎重點頭。
賓主落座。
信中言道:捨近求遠,非上上之策。何不去三郡烏桓?
《後漢書·烏桓傳》載:“邑落各有小帥,數百乾落自為一部。”落,常為戶之意。每帳戶或帳落,少則七八口多則十餘口。多少落相聚則為邑落或簡稱為邑。“約莫每邑落約有2、三十戶”,“每一邑落當有人丁一百幾十人至二百幾十人”。
劉備也傳聞,老單於年前身亡,其子屠特若屍逐,已就單於位。
劉備問過,所識人當中,唯有遼東田氏能與他兌換。
“去往單於處的途徑,不知中間熟諳否?”劉備問道。
公孫瓚這便鬆了口氣:“都是自家兄弟,何必言謝!事成以後,給他在邑中找個安身立命的差事便是。”
分開公孫瓚處,劉備轉而又去了市樓。問過簡雍,現在貲庫內有存錢千萬計。足有五百萬錢可用。換成馬蹄金餅,有三百餘枚。之以是金貴。不是一萬比一,而是萬五比一,正因銅錢不便照顧。大宗貨色,多以黃金結算。也是因照顧便利,故而胡商尤喜黃金。以是在馬市,胡商乃至情願用一萬五千枚銅錢換一錠馬蹄金。加上劉備此次兌換量又大,以是金價特彆貴。
“(閻)柔(生)善於草原,塞外草木如數家珍。天然熟諳。”
缺馬是全部樓桑最頭痛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