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92 南有喬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人群亦漸齊聲:

劉備這便開口:“你二人因何長跪不起?”

乍一看上去。侍中楊奇把當明天子比作虞舜和唐堯,兩位當代先賢。但是略作咀嚼,便可發明,實則不然。比方的工具,不是當今陛下與虞舜和唐堯。而是當今陛下與桓帝。言下之意,虞舜和唐堯是一類的話。陛下,你就和桓帝是一樣一樣的啊!

有踆烏,必有榑桑(扶桑)。

因而用三足金烏為旗,正與火桑炎角幟,相照應。

斬薙和雷磔,兩對截然分歧的戰戟,前後出世。劉備麾下,可稱強將如雲呼?

除此以外,最大的竄改,乃是背後狼皮大氅。大氅上用來自蜀地的絲線,繡著劉備門前五丈桑的圖案。五丈桑的表麵彷彿一座膨大的火把。火焰則是‘赤鹿角’的形狀。

天子問侍中楊奇:“朕比桓帝如何?”

時人,極信天人感到與讖緯神學。

劉備已問過史渙,為何改姓。而同宗的劉凊,又為何舉家流亡。史渙說,乃是牽涉到梁國傳位。梁懷王劉匡無子,傳位與兄弟,梁夷王劉成。延熹八年(165年),梁夷王薨(hōng),諸子爭位,激發梁王氏族動亂。劉凊舉家流亡,十年火線歸。而史渙一家乾脆改姓搬家避禍。

典韋利落承諾。

“……”劉凊猛地一頓,隨後答道:“當時,我舉家避禍,又豈能扳連她。”

劉備一聲長歎,輕聲吟誦:

快馬加鞭,不出一月,睢陽李永並劉凊,便返回樓桑。

恩仇化解。李永和劉凊,相互恭敬。典韋便無需替友殺人。李永劈麵陳情,想舉家遷入樓桑。說,凡是對嫡妻有涓滴怠慢,便請典韋殺之而後快。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典韋勸道:“休做小女兒姿勢。大丈夫何患無妻!”

時人皆有風骨。

“設身處地,當時,若她執意嫁你。該當如何?”

“…是。”

見他情真意切。劉備已有計算。

“罪人劉凊,陷友於危難,是為不義。險殃及無辜,置國法於不顧,乃為不忠。聞好友身陷囹圄,心亂如麻,無言以對。更無顏見少君侯劈麵。”說完,已涕淚橫流。

楊奇答曰:“陛下和桓帝比擬,如同虞舜和唐堯比擬。”

朋友易結不易解。木已成舟,挽救已然來不及。相互放下,才氣妥當處理。至於劉凊娶李永妹為妻,劉備並不是很同意。在他看來,相互心胸畏敬,保持間隔,纔是君子之道。若相見再肇事端,恩仇難了,舊情複燃。當時,又該如何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