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稟陛下。薊王乃輔漢大將軍,假節。出本部兵馬,安定賊亂,符合常理。”楊賜穩穩出列。
“這……陛下聖明。何必臣等妄言。”何進亦避嫌。
“何人殿內鼓譟!”何進怒叱。
陛下悄悄點頭,這便看向劉備恩師:“盧尚書。”
陛下笑道:“薊王何其多子也。”
“這……”曹節豈能不知陛下所想。這便考慮言道:“縣內有城,城外有邑。或一鄉一亭之地。總歸要惠及子孫。”
頭一句便是:“薊王之事,諸位覺得該當如何?”
“臣有話說。”聲音來自殿側。
曹操奮然出聲:“所謂急病施猛藥,亂世用重典。關東賊反不竭,恰逢國難當頭。故薊王快刀斬亂麻,以雷霆之勢,驅虎狼之兵,戰而勝之。操,更聞六國上表,薊王開倉放糧,收留冀州百萬流民,施以粥藥,今又連續助其返鄉。一心為公,何必再議!”
“臣,曹操,叩見陛下。”
見群臣各自考慮,陛下又看向楊賜:“太尉。”
王上……欲行車裂!
河間、安平、中山等國,紛繁上表為劉備請功。而劉備奏請分封諸子的表書,亦被黃門令左豐呈到陛上麵前。
朝堂一時人聲鼎沸,你方唱罷我退場。各方引經據典,據理力圖。亂如鬨市。
將手中黃金鉞,交給身邊同僚。曹操這便整冠出列,由百官末位趨步而上,自跪殿前。
張純,張舉、難樓等一眾賊酋首級,已六百裡奔赴洛陽。各州郡文書亦如雪花般,送往朝堂。
斯須,洗漱換衣,穿戴一新的上穀烏桓王難樓,便被押送入場。在眾目睽睽之下,四肢與脖頸,分用麻繩與五輛賽車相連。
“啟奏陛下。乃因心中有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曹操起家奏報。
曹節奉承一笑:“薊王宮中,胡女確是很多。九位如夫人,亦有其八。”
曹節心領神會:“老奴,服從。”
“服從。”曹操再拜:“臣覺得,薊王之以是孔殷上表,分封諸子。乃心憂眾口鑠金,積毀銷骨;人言可畏,三人成虎耳。正如,此時這般。故不吝將六縣早早豆割,以證明淨。”
“大將軍覺得如何?”陛下轉向何進。
“老臣在。”
“返國就藩時,在舟船之上誕下三子,返國後,又誕下四子。二子皆是離京後所生,故而陛下未能知也。”曹節又答。
“曹議郎乃薊王莫逆之交,自當替他說話。”
“那薊王擅殺上穀烏桓大人難樓百口老幼,夷其三族,抄掠其部民二十餘萬,又當如何?”大將軍一係人馬開端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