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90 萬軍叢中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見薊國精騎如猛虎入群羊,殺得不成一世的烏桓突騎人仰馬翻,血流成河。方知薊國勢強。天下已無人可出其右。心中感慨萬千。身邊有猛虎側臥,而後需好生維繫兩國乾係纔好。

“哼!”手腕一抖,吻向後心的長槍驀地偏轉,正中右肩,透胸而出。

“想保此獠性命,還不上馬乞降!”將二分之一處矛杆夾在腋下。張飛槍挑難樓,遍示世人。散落大營的烏桓突騎,麵如死灰,紛繁上馬。更有千夫長見勢不妙,率眾奪營而出。被迎頭一陣箭雨,射落馬背。

身邊精騎這便吼怒而出,揮刀撲上。

事不宜遲。橫海左司馬潘鴻親領麾下明輪鬥艦出西林港,逆北巨馬水而上,奔赴逎國。

草草包紮,難樓與麾下千夫長、百夫長、等一眾王庭高官,便被押送臨鄉。

所謂浮橋,便是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橋墩,浮於水麵為橋。軍用浮橋又稱舟橋。《詩經·風雅·大明》有“……親迎於渭。造舟為梁”之句。記錄的便是周文王於十三年(前1184年)在渭河架浮橋,娶太姒為妻之事。今漢大河水道,亦有蒲津橋等舟橋來往南北。

看似胡亂搭建的帳篷,卻通暢無阻。突騎繞行期間,好似亂流歸海。轉眼便會聚成一支數量可觀的騎軍,奔殺而出。

放眼望去,見來襲隻要千騎。這便微微鬆了口氣。粗聲呼喊擺佈,敏捷上馬迎敵。

二賊授首,賊軍如鳥獸散。

吼聲如雷貫兩耳,又似大蟲下山崗。腥風劈麵,戰馬吃驚。不顧背上騎士呼喝,自顧四散奔逃。

好像靈蛇般的矛尖,貼麵而過。鋒利的蛇刃寒氣逼人,帶起一串殷紅的血珠。

朝陽初升,隆隆聲便響徹烏桓營地。張飛遙見王帳,長槍一指。

“那裡逃!”頭頂炸雷再響,耳後疾風吼怒。

廝殺一起,逎國國君便登城瞭望。

饒是如此,亦勢如破竹,一戰而勝。

敵襲的馬蹄聲,草原人再熟諳不過了。何需尖兵示警,這便三三兩兩衝出帳篷,披掛上馬。草創的大營,散落四周的拒馬鹿角,早被繡衣吏暗中撤去。寨門亦被提早開啟。箭樓上保衛皆不見蹤跡,鮮血卻滴滿木梯。不消說,也在昨晚及天明前,被人堵截喉嚨。正因為屍身還未涼透,鮮血才未凝固,溢位箭樓,沿木梯流下。

目光與那魯莽人隔空一碰,上穀烏桓王亡魂皆冒,肝膽俱裂。此時不走,還等何時!這便奪過韁繩,翻身上馬。

又聞海賊雄師已北上。三千餘艘大劃子隻,數萬賊眾,齊奔渤海而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