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8 神都洛陽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加官,便是指在原有官職外加領官銜,以示尊崇。如侍中、擺佈曹、諸吏、散騎、中常侍、給事中等,皆為加官。加給列侯、將軍及大臣。侍中可出入宮廷奉養天子,諸吏、給事中每日朝見天子,侍從擺佈,評斷尚書奏事。

“哦!”張小胖這便將手中禮箱交給身邊虎賁。孔武有力的遼東遊俠,猝不及防,雙手驀地一沉。身邊火伴倉猝伸手相幫,合三人力纔將禮箱托起。

侍中,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冇有定員,為丞相之史,以其‘來往東廂奏事’,故謂之侍中。兩漢沿置,為正規官職外的加官之一。因侍從天子擺佈,故而能出入宮廷,奏聞朝政。

張小胖點頭道:“故交是位女子。整日帶著笠裠,未曾脫去。也不知邊幅。至於那位豪傑,乃是船翻落水時被船伕救起。卻不幸傳染風寒,一向臥床不起。與那為故交,皆在馬市客舍。”

都會被毀,斷壁殘垣仍在。這些地名,天然也都在。

“小弟!”劉備笑著招手。

洛陽內城,被南北兩座宮城占有了大半空間。餘下地區寸土寸金。獨一可供官吏居住的,便隻剩下步廣裡和永和裡。能住在此地之人,皆是皇親國戚,三公九卿。初級彆官吏,便不消想了。故而朝中普通官吏的府邸,便多設在城郭。恩師和劉備一樣,也是由東門入洛陽。府邸便在東郭,一處名叫‘建陽裡’的裡邑。

閭裡軌製,劉備並不陌生。製作臨鄉時,他便以閭裡來定名街道。又在閭裡之上,另設街衢。街衢,便是後代的街區。

“陽渠北有建陽裡”。

建陽裡緊靠上東門。入上東門便是上東門大街。沿大街穿過步廣裡和永和裡,可中轉北宮。上朝、出城都很便利。

“本來如此。”劉備這便覺悟:“速帶我去見。”

陽渠相傳為周公所造,今漢時,前後三次對其發掘拓寬。鑿渠引水工程始於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成於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陽渠引四十五裡外澗穀之水,以濟洛陽萬民。重修後的陽渠,除為護城河、宮城以及全部都城百姓用水,供應充沛的水源外,還為漕運拓寬了航道。糧船可中轉城下倉廩(常滿倉),非常便利。

這是一種商定俗成的,文明的傳承。

成帝時,置尚書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戶曹、主客曹,權柄始重。到今漢,政務已悉歸尚書檯,各曹尚書職位更見首要。尚書檯主官尚書令,更是成為統轄事權的貴官。尚書分掌各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