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87 富貴同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顏某有一場大繁華,想與諸位共享。”說完,便從袖中取出一物,悄悄擲在桌麵。

渠帥中便有人感喟:“(張)太守雖秘而不宣,此事卻早已傳遍各營。輔漢大將軍幕府兵分數路,水陸並進。一日連破數城。斬張純於中山王宮。解安平國信都之圍。現在正順滹沱水而下,前來南皮。”

“這是……”

中山國百姓流亡甚少。隻因起兵背叛的乃是中山國相。不像餘下諸國,皆是外賊來襲,又一起決計擯除公眾擁入薊國。

故而盧奴城內滯留百姓浩繁。初時,張純藉口抵抗烏桓,私調郡國兵丁屯守中山北界。也算是出師馳名。隨後野心昭顯,據城稱王,城內百姓追悔莫及。

“凡是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又“銀印皆龜鈕,其文曰章。”武帝時“(印章筆墨)數用五”。“漢據土德,土數五,故用五,謂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諸卿及守相印文不敷五字者,以‘之’足之。”

撤除一部分泰山宿賊,當屬張舉招募的家兵,最為殘暴殘暴。殺人放火,奸騙擄掠,無惡不作。

“明人麵前不說暗話。”顏良問道:“諸位覺得,此戰如何?”

今漢倒是冇有“數用五”之說。4、5、六,字,皆常見。

賊兵亂戰無果,見麴氏先登入城,這便紛繁湧入內城。

得知乃是薊國出兵,更是簇擁外逃。無它,薊王割頭進爵,世人皆知。一旦遷怒下來,將城中百姓皆作從賊殺之,又能何如。此時不逃,更待何時!

張舉亦聽之任之。直到顏良苦勸,這才稍稍收斂。

“咕咚!”不知是誰,吞下一口重重的口涎。

“薊國兵精將猛,堅甲利兵。傳聞麴氏先登,翻牆越壁,如履高山。手中追魂弩,可穿三層重甲,例無虛發。如何能擋。”便有人點頭。

南皮曾是勃海都城。表裡三城,非常堅毅。賊兵勢大,泰山賊又悍不畏死。自泰山一起北上,所過生靈塗炭,公眾倉促逃竄。勃海太守棄城而走,將五縣八城,戶十三萬二千三百八十九,口百一十萬六千五百的富庶大郡,拱手送與賊人。

乃是一枚龜鈕銀印。

此印筆墨係鑄出。端莊規整,自有大國氣象。六字三豎行擺列,右上起順讀:「薊蕩寇校尉章」。

“不如……”便有民氣生退意。

二千麴氏先登如虎入群羊,弩發如雨,箭箭追魂。身穿重甲的王宮保衛,亦擋不住追魂弩射出的飛虻箭。紛繁斃命。悍不畏死的宿賊,揮刀來攻。也兜頭賞一輪箭雨,儘數射殺。擁堵在宮城內的賊軍,在麴氏先登和追魂弩麵前,全無抵擋之力。麴義自領百人隊衝殺在前。勢如瘋虎。一刀劈下,皆成兩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