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空穴來風,然‘赤金琉璃罩’內的女珊瑚一日好過一日,倒是明證。
隻顧看皇後,卻不見兩位太後。
此次兩位太後和皇後連袂出訪,乃屬私訪。便是小駕亦不能擺。隻稱‘鑾駕’。
“臣定當傾慕極力,以儘地主之誼。”劉備這便答道。
按照分歧的出行目標及活動場合,天子身邊的隨員數量、儀仗形製等,皆有分歧。
皇後出行,與之近似。
親隨保護,先行下車,列隊鑾駕兩側畢。小黃門擺好步梯,何皇後這便先行下車。
“臣,服從。”劉備這便站起,躬身以待。
竇太後眸中亦多賞識。
卻無人曉得。
不久便有風傳。言,麒麟再為炎漢續命兩百年。
“如此,且先前帶路。”董太後頤指氣使。誰叫人家兒子是天子呢。
董太後眸生異彩,連連獎飾。
《後漢書・輿服上》:“行祠天郊以法駕,祠地、明堂省什三,祠宗廟尤省,謂之小駕。”小駕多在祠宗廟或行凶禮時利用。
“先前擊鞠,君侯打了好些麵斑斕錦幟。當時朕便心生獵奇,想來此一觀。本日覓得餘暇,我姑婦三報酬伴。且要好好旅遊一番。”董太後笑道。
先前皆是遠觀,現在近在麵前。細看麵貌,公然英姿英發,氣度軒昂。好一個天家麒麟。
何後卻垂眉紮眼。兩位太後劈麵,未幾看亦未幾言。
又過數日,黃門令左豐前來傳詔。言,兩位太後、何後,明日將親臨金水小市。讓劉備籌辦接駕。
竇太後,諱妙。扶風平陵人,前大將軍竇武長女。先帝第三任皇後。延熹八年(165年)入宮,受封朱紫。同年立為皇後。雖貴為帝後,卻很少得先帝寵幸。永康元年(167年),帝崩,竇妙被尊為太後。因先帝無子,故立解瀆亭侯劉宏為帝,是為靈帝。後其父大將軍竇武謀誅寺人失利,竇妙失勢,遷南宮雲台,時至本日。
今漢先帝多早崩。太後亦多年青。再立少帝,便可由太後垂簾,代為主政。如此惡性循環,乃至外戚難平。
何進、董重皆在。劉備這便瞭然。此乃‘天家三後’居傢俬家遊。所謂家國天下。以親族論,何後乃是兩位太後的兒媳。姑婦(婆媳)三人同車,目標地又是宗親財產。因而可稱私家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