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63 築城為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無妨。”劉備將邴原扶起:“明庭大才,本當重用。徙官此地,孤倒是心中有愧。”

“然也!”

話說,還是有需求問一下我家陛下。究竟封的是雍奴藪還是雍奴縣啊……

“田租口賦,鹽鐵之利。”薊國西有園田,東有漁鹽。隻需管理水患,何愁不富甲天下。

泉州,“曆水泉八十裡,取泉流即清之意”。

兩條河道如東西兩個臂彎,會聚出千裡雍奴藪。話說,陛下是單把雍奴縣劃入薊國,還是將全部千裡雍奴藪劃歸薊國。如果雍奴藪皆在國中,國境何止千裡。嗯,找個時候問清楚。

“沽水出塞外東南,西合?水,至泉州入於海。”先將一條河道走勢畫出,邴原又道:“鮑丘水東合浭(gēng)水,又東南入‘夏澤’,澤南纖曲淆十餘裡,北‘佩謙澤’,眇望無垠也。又南至雍奴縣北,屈東入於海。”

邴原這便告罪:“本想在主公王駕到達前,將城池築成。何如天不遂人願,至今未成。”

國中雖水網縱橫,何如九條大河卻分紅東、中、西三處入海。相互難有通聯。遵循原有打算,劉備便要將九條大河連通,並在沿途置督亢澤、掘鯉澱、雍奴藪,等數處大澤,用於調度水源。豐水時,餘水可沿漕渠注入澤藪,製止水患。枯水時,引澤藪之存水反灌農田,續保航道。

“主公謬讚,臣等愧不敢當。”邴原躬身施禮。

環顧堅毅的外城牆,劉備不由笑問:“泉州地處?水、沽水合流之南,巨馬水合滹沱水之北,高低皆有通途,蟊賊難以超越。安然既無虞,明庭為何先修城而非先圩田?”

“何不先掘泉州渠,再造薊國渠。”劉備這便下定決計。

“主公且看。”邴原取一支樹枝在手,在地上細細畫出。四周山川皆入胸中,足見用心良苦。

看吧。古往今來,事理都是一樣的。不過是換了個說法,罷了。

“哈哈……”劉備撫掌大笑:“北海一龍,果不其然!”

故而廣義上的濕地包含:河道、湖泊、池沼、珊瑚礁等。彆的,亦包含野生濕地,如:水庫、魚(蝦)塘、鹽池、水稻田(請重視)。

題目是‘夏澤’和‘佩謙澤’兩個大澤,皆在雍奴之北。其西另有“延芳澱”。“延芳澱方數百裡,春時鵝鶩所聚,夏秋多菱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