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反倒要安慰她:即便如此,數次奔襲,七日血戰。斬首兩萬餘級,也是大功一件。
劉備笑答:實在全部過程,便如三人所說。若非兵分三路,直搗彈汗山。王庭又怎會東移?若非三部鮮卑主力,隻顧與三路漢軍膠葛。兵力不敷,王庭又豈會如此等閒被我夜襲攻破?若不是三路漢軍及時趕到,又怎會有本日之戰果?獨一辨彆,不過是曉得遲早。早知,晚知,對我來講,並無分歧。而對三人,卻大有分歧。
大閼氏聞聲,不悲不喜。悄悄頓首,佩服在地:妾身服從。
劉備雖幼年,卻姿容豐偉,豪氣果銳。站在階下含笑抱拳,渾身皆蕭灑:“後會無期。”
三郡烏桓,尤其繁忙。追剿殘兵,抄掠部族。鮮卑遠遁,草原牧民貧乏庇護,反倒成了被烏桓抄掠的苦主。此次隨漢軍出征,軍紀森嚴。烏桓不敢濫殺,多行抄掠。圍城時留下的鮮卑大營,多被用來安設部民。籌辦撤兵時,分批遷往關內三郡烏桓駐地。
想著二人畢竟是伉儷一場,烏蓮不由得心頭一軟,這便伸手將她扶起:少君侯還問,大閼氏可另故意願未了?
劉備所轄,皆是樓桑精兵。重傷未幾。倒是三路大漢精騎,三部烏桓,以及南匈奴馬隊,多有折損。特彆是南匈奴王屠特若屍逐單於,亦在傷虎帳中。
馬隊皆上馬攻城,故而鮮卑營地馬匹浩繁。
劉備想了想道:出兵前我曾去信崔廷尉,扣問趙苞為人。或可作為定計出征前,亦把他算在此中的證明。
劉備的意義是說:錦囊有兩個,三將須考慮遼西太守趙苞,又該如何自圓其說。
劉備悄悄一瞥,恰是恩師所著《尚書章句》。
三人略顯遊移。所慮,乃是遼西太守趙苞其人,乃是中常侍趙忠從弟。與三人並無友情。分功一事若被他揭露,反倒不美。
一向立於劉備身側的烏蓮,卻心生憤激。
烏蓮點頭稱喏。
劉備蕭灑一笑:“江湖路遠,各自相安。”
特彆是隻要八百落的右北平烏桓王烏延。有少君侯劉備撐腰,餘下各部皆不敢與其相爭。連日來已抄掠來數萬部眾。草原百姓,並無多少國度觀點。誰最刁悍,便以誰馬首是瞻。現在烏桓勢大,這便降服烏桓。拔帳而走,遷往長城以內。舉止如常,甚是熟絡。可見早已風俗。
養馬必然要遊牧麼?
劉備又奉告三將,錦囊實有兩個。彆的一個由平波水砦的程普,六百裡加急,經傍海道,送給遼西太守趙苞。讓他務必拖住東部鮮卑。廢檀石槐一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