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53 驚濤暗湧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統統儘在不言中。劉備這便將公孫氏攔腰抱起,心急火燎,英姿勃發,入閣房共赴巫山雲雨。

母親緩緩起家,儀仗自簾後出殿。

真乃國之幸事。

“臣等恭送王太妃。”

談及幽州承平道。左國相崔鈞起家進言:“不久前,臣接到烏延單於密報。言,上穀烏桓王難樓,遣使四周聯絡,重金結好三郡烏桓,似謀大事。”

“服從。”劉備這便起家落坐。

陛下焉能不怕。

“謝王太妃。”

家國天下。現在家大業大的薊國,已非少時隻要母子二人的敗落之家。國難當頭,時不我待。母子之間能說些家常,已是豪侈。

劉備雖遠在洛陽,卻與兩位國相,經常有手劄來往。薊國國情,儘在把握。百官亦心知肚明,朝會這便早早散去。

五日一休,旬日大朝。

待群臣順次落坐。母親遂言道:“數年前,君侯遠赴洛陽。時二位家丞進言,‘國不成一日無主’。我與公孫氏,這才勉為其難,代為理政。

方纔出產的黛夫人、嫣夫人,已回各自寢宮安息。

“統統都好。”母親命人送來坐席。“吾兒且起家答話。”

“中山王久居我國,中山海內亦頗多微詞。漸有流言流言風傳。言我薊國將中山國君監禁,欲行不軌。”又國相耿雍亦提及一事:“中山國,三郡烏桓,皆於我國毗鄰。兩地各有異動,如左相所言,不成不防。”

“臣等,拜見王上,王太妃。”

陛下欲立季子為儲君。大將軍何進,便是他的心頭之忌。而王美人之兄,乃是一介儒生。為人渾厚馴良,又豈是何進之流可比。

又生性淡泊,一心繫劉備。對權勢、財產這些身外物,全然不在乎。便是垂簾時,亦隻是作陪,很少參論國政。

略作停頓,母親言道:“家臣們皆在殿外等待,國事為重。詔眾臣入殿吧。”

母親返回宮中。士異命人升起垂簾,請劉備就主位。

“一起風平浪靜,並不辛苦。”劉備亦問道:“兒久居在外,未能奉養身前。母親統統可安好?”

“哦?”劉備驀地警省:“莫非欲與承平道聯手。”

劉備也顧不得很多。這便近前好言安撫。

三郡烏桓,卻有四部。

“服從。”劉備悄悄點頭。

劉備赤手起家,從未借勢旁人。事事親力親為,亦從未假手彆人。所謂吃人嘴短,拿人手短。

千言萬語,皆在這一問一答當中。

今國君就國,自當迴歸正朔,還政與薊王。自本日起,我與王妃不再監國。諸位當儘忠職守,幫手國主。同心合力,護我百萬之眾,守千裡國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