謂“九河已湮”。
九河之地,名不虛傳。
薊國渠須再向東延長,穿越多個水係,方能串連全境。
故國在望。
暗藏在國中的承平道妖人,皆被右丞賈詡奇策撤除。斷根掉親信大患,劉備再無需整日提心吊膽。
隻需略加補葺,便是堅城一座。
換句話說。西極渠亦是薊國總渠網的一段。與境內諸多河道相連。
若不想順漳水入滹沱水,到達南港。另有一條更簡便的航路。
因越境中山國,故而中山海內漕渠、船埠,乃是由中山國人修建。
卞紀打算的漕渠線路與汗青上曹操北征烏桓時發掘的“平虜”、“泉州”兩渠,有異曲同工之妙。
都亢大澤,澤包方城縣。方城縣民,常日裡便與臨鄉來往頻繁。對臨鄉諸多繁華便當,非常羨慕。現在被劃歸為薊國,如何能不馳驅相告,喜從天降。
有道是先入為主。既已有主,又如何能另投彆人門下。
劉備向來愛恨清楚。可若再遇卞紀,劉備是否真能狠下心來,殺伐判定。
卞紀建議開渠互通。
自從嫣兒姐產後第二天,劉備便一向陪在她身邊。
“夯土版築”,外包堅磚。城外綠水環抱,青禾如茵。官道通行南北,車輪舟水網穿越。各城間皆有港口相連。職員貨色來往頻繁,城中豪商數不堪數,如何能不富賈天下。
亦未知也。
幸虧一起風平浪靜,即便穿越承平道占有的冀州,大河上船隻來往如常。亦未有賊船反對。
隨船官吏亦紛繁前來道賀。
“人皆城居”,被知名王寫入條記的此句。可不是說說罷了。
不為劉備所用,隻能說造化弄人。
“(王)景覺得‘六經’所載,皆有卜筮,作事舉止,質於蓍龜,而眾書錯糅,吉惡相反,乃參紀眾家數術文書,塚宅忌諱,堪輿日相之屬,適於事用者集為《大衍玄基》。”
幽州乃燕趙舊地。古城浩繁,前漢時又廣封諸侯王國。今漢雖未劃縣,隻歸為鄉邑。但城邑漫衍遍及。都會化率極高。
一眾船官,打動之餘亦紛繁心安。
稍後不久,薊國九河軍人,更是立名天下。
所謂‘九河’,便是指禹時大河的九條支流。即:徒駭、太史、馬頰、覆融、胡蘇、簡、潔、鉤盤、鬲津。後“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裡,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
北麵方城縣,現在亦劃歸薊國統統。乃臨鄉堅毅樊籬,修路築堤,通渠圩田,如法炮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