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46 儘釋前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此時的範縣,正在大河岸邊。

當然,大舅說的都是至心話。或許,這個來由在當下也充足端莊。以是才說的理直氣壯。

壽堂設在正廳,為拜壽之地。堂上高懸“百壽圖”。正**‘福’、‘祿’、‘壽’三星。案前設蠟燭、花筒、香爐等寄意延年的金飾。案上還供有壽桃、壽麪、壽酒、壽點等物品。

這個年代,能坐兩匹馬拉的車。如假包換,絕對是身份的意味。

母親問家翁可好。大舅連連稱好。

五丈桑,樹葉富強,層蔭如樓。遙瞥見童童如車蓋。

一起車馬勞累,十餘今後,劉備一行終究到達了範縣。

比起安平崔氏,範氏莊園要小很多。無重屋高閣,隻要一座望樓,和劉備家頗似。

忽聽院外鼓譟,有人大聲嬉笑。

出門一觀,隻見幾個半大少年,衣衫襤褸,上躥下跳,翻筋頭,打滾,隻為討些喜錢。

三叔席坐吃酒,被迎入後堂的劉備,對這些繁文縟節,多數不知了。

隻是……張屠何時見過母親。

母親忍不住淚流。

大舅不遠千裡,親身跑了這一趟。牛車果禮,多是從涿縣所購。這麼說,去劉備家之前就見過張屠了?

未幾時,母親令人來喚。

豪強必有莊園。劉備一行冇有入縣城,直奔城東範氏田莊而去。

劉備對這位外公,所知甚少。也是他第一次所見。歸正,慈眉善目,頰瘦須長,老態龍鐘就對了。

這就對了。因為母親常常去縣城典當度日,因此被張屠看中。探聽清楚母親的來源,又遣人千裡說親,還隨車奉上十萬錢,以充聘資。

連打個諱飾都不會。甚麼叫‘彼時不知’?

如此開誠佈公的說出來,劉備反倒感受好受了一些。

本來如此!

再醮之事,絕口不提。

這便殷勤備至,大家皆是笑容。

見院中停有高車大馬,非富則貴。因而幾個少年得錢後,猶不滿足。仍持續討要。

所謂的家屬好處,估計就該如此吧。

說實話,此時的祝壽,和後代燒紙多少有些近似。

說了些麵子話,才由大舅道出真相。

算了。

母親族人的心機過程,劉備無需細想。隻需曉得,他們今後不會再逼母親再醮就夠了。

難怪!

劉備馬車一到,高低頗多驚奇。

曆經十餘日,返回了涿縣樓桑村。

凡直係支屬拜壽,多在上午停止。遠親或朋友,則隨來隨拜。受賀者的長輩,須在壽堂兩旁八字排開,對前來賀壽的膜拜者一一行禮。行完拜禮後,安排筵席,共同飲壽酒,吃壽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