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異亦笑:“如你所言,此壺乃不祥之物,我為何要在國宴中利用?”
穿宮門,跨碧水,拾級而上,除鞋入殿。按官秩列隊劃一。靜候王太妃、王妃,儀仗到達。
“二位國相免禮。”王太妃在簾後說道:“坐。”
話音未落,這便抽出利刃,長身而起:“彼蒼已死――”
“哈哈哈……”陰都船丞仰天長笑:“各為其主,國令勿怪!”
王太妃,王妃,舉杯相邀。
噗!
對比官秩,南港屬吏順次上前,喝酒謝恩。
“臣,服從。”士異躬身領命。
“臣等,謝王上。”
“一派胡言。”士異似笑非笑:“恕我孤陋寡聞,九曲鴛鴦壺乃是何物?”
“明廷,為何隻要我南港官吏?”入宮城時,便有一屬吏悄聲問道。
南港令李永整衣離席,趨步近前,自跪簾下。雙手捧杯,將爵中美酒一飲而儘。
因‘都船令’亦設在南港城內,故定名與城邑同。‘都船令’,又稱‘南港令’,秩千石。‘都船丞’又稱‘南港丞’,秩六百石。諸如此類。
死士喉嚨一甜,轟然倒地。
“臣,謝王上賜酒。”
“陰都船丞何事不明?”士異又問。
鏘!
“臣,謝王上賜酒。”
護在簾前,連斬數人。
“南港丞進前賜酒。”
“喏!”
“謝王太妃。”
雖說月月如此,港口一眾船官卻兢兢業業,從未有失。本日亦不會例外。
“南港獄令進前賜酒。”
一杯美酒下肚,頓覺心安。先敬主上,再敬上官,同僚互敬,隔案對飲。推杯換盞,氛圍漸熱烈。
席位已擺好,兩位國相這便就坐。
“臣,謝王上賜酒。”
“此謀出自右丞賈詡。二位國相覺得如何?”王太妃問道。
待世人落座,王太妃言道:“南港屬吏,隨船轉運名產,勞苦功高。薊王感念諸位為國辛苦,遂設此宴。”
寒芒一閃。
卸下洛陽名產,盤點後並無疏漏。南港都船令署大小官吏,這便齊鬆了口氣。
“‘南港陰都船丞,進前賜酒。”
所謂日新月異。
南港船埠。
情急當中,便有一死士從簾底滾入。揮刀撲向薊王妃。
南港都船令署,從‘都船令’以降,‘都船丞’、‘都船獄令’、‘陽都船丞’、‘陰都船丞’……各港令、長、丞、尉、嗇夫、佐吏,凡三百石以上,皆有幸列席。
“傳聞乃是王上之意。”李永笑答:“萬石名產月月來往京畿與薊國,卻無一不對,足見我等用心。主公身在洛陽亦心繫我等,傳令設國宴慰勞。真乃仁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