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39 分功之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今薊國六縣。東西長而南北窄。

三個東部鮮卑歸義侯國中的常道、韓城二城,亦在方城縣中。

袁術這便言道:“玄德但說無妨,我等洗耳恭聽!”

如果說十年前的承平道,還是靠裝神弄鬼,符水救人,走底層大眾線路。現在的承平道已滲入高層。

“以防隔牆有耳,泄漏風聲。本日我等自當歡飲,不談公事。待明日,諸位緊守營盤,等攻略送達。隻需按攻略行事,便是大功一件。繁華繁華,唾手可得。”

樸重雲淡風輕,明月高垂。

纔有很多豪商富商,世家貴胄,紛繁入夥。

“好一個承平妖道!”曹操拍案而起。

各色人等的實在身份,亦被洛陽官吏,源源不竭送來。

言歸正傳。

彌加、闕機、骨進三歸義侯,雖附屬於各縣,卻與薊國乾係緊密。更像是薊國的屬國。

“謝大將軍,分功之義!”都是五陵少年,又何必多說。

各地官府中,皆有實權人物,為其各式諱飾。另有很多不明本相的公眾,覺得是天下正道,為其搖旗號令。

劉備這便將承平道諸事,娓娓道來。

想我年二十而封王。割頭進爵已成北地兒歌。

我大漢非劉不王,非功不侯。坐享繁華,需用首級堆集。

人馬嘶鳴,車來車往。船吊接連擺臂,將一箱箱貨色吊入船艙。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方城縣麵積廣漠。今漢時,前後有陽鄉侯國、新昌侯國、臨鄉侯國,併入方城縣。

臨鄉本來隻一縣之地,麵積有限。劉備唯有建城自守。分兵各處,日夜巡查,不敢有涓滴懶惰。

東平舒城,則據臨鄉間流。與薊國交界,扼守著巨馬水路出海口。

一群永久喂不飽的鼠輩。儘數殺之亦不敷惜。

又恰逢二百年大限已至。天將異象,朝政日非。大漢王朝江河日下。天下民氣機變。

這便是“中西域立幕府”,和“假節”的便當。

各縣政令,一概不睬不睬。卻對薊國唯命是從。

二城皆是古城。本來年久失修,破敗不堪。經臨鄉匠人細細補葺,煥然一新。已成堅城一座。

少年時,劉備日日擔驚受怕,夜不能寐。恐怕一睜眼,便有刺客立於床頭。長大後仍心存畏敬,又礙於甯姐姐情麵,與承平道井水不犯河水。

信不信成仙登仙,白日飛昇兩說。若能從龍有功,位列建國功臣。便是此大家間的繁華,亦享之不儘。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