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37 兵發北進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烏蓮笑道:割草車。乃是劉備為割堤上牧草所造。現在恰好用來開路。

兩百年無漢人問津的要塞。四周山野林密。很多百年巨木正堪大用。

護送劉備安然到達平波水砦,將船上輜重糧草儘數卸下,黃蓋這便率船隊折返。

平波水砦血跡猶在。不日前,接到劉備手書,程普便斥一一乾人等,儘殺鮮卑耳目於砦中。水砦現在隻剩麾下部曲和樓桑傭工以及田氏族人,彆無彆人。

現在右北平隻剩四縣。郡治平岡位於長城以外,已燒燬多年。劉備也無需前去平岡。隻需到達白檀便可。

劉備笑著攙扶:平波水砦乃我軍命門。又是北上糧道,不容有失。砦主若能為我保護此砦,便是大功一件。

盧龍塞四周是一片低山丘陵。由南向北,卻驀地降低。地形高聳,交通困難。濡水沖刷的穀道,便成為南北來往的天然孔徑。關隘擺佈高崖對峙,地形險要。由此出關,折東白狼水(大淩河)流域,北上通潢水(西遼河)上遊及蒙古高原東部,向西南經徐元、俊靡二縣可至右北平。

程普這便起家:既如此,程普定護水砦全麵。

沿途鮮卑遊騎,皆被殺之。叛逃的鮮卑遊騎,自有右北平烏桓清理。若沿傍海道逃往遼西,則鞭長莫及。可想要逃往遼西後再折向彈汗山通風報信,路程太遠,根本來不及。當時,少君侯已據白檀屯戍城。隻需廣佈標兵,沿途截殺報信遊騎。定不會泄漏動靜。

劉備又問,比來可有大股鮮卑今後南下。

如此咽喉要地,我朝卻其棄之不消。究其啟事,還是氣力不敷。被百餘年的羌亂所累,朝廷儘力西顧。北方國土,特彆是長城以外的前漢舊地,已有力光複。

人馬飽食,養精蓄銳三今後,雄師解纜。直奔燕山腳下。兩今後到達無終縣。與右北平烏桓王合兵一處。直撲徐無山。

烏延先前派出的精騎回報。說盧龍塞中有一隊鮮卑駐紮。貌似被燒燬多年的盧龍塞,已成為鮮卑南下的隘口。

盧龍塞,乃是前漢邊關重地。設施完美。除烽燧、亭障外,在長城表裡還構築多量屯戍城。從先秦到前漢,長城防備向縱深生長,構成連綴的防備體係。操縱陣勢構築長城牆體,並沿長城構築了大量的城、障、亭、燧等相乾防備設施,共同構建起比單一牆體更加完整堅毅的禦敵工事。彼時稱之為:“用險製塞”。

砦中塢堡,劉備與程普,賓主相見。

盧龍塞位於徐無山麓的最東,坐落於兩山之間。左邊梅山,右邊雲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