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2 圈地為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留在此地,更是如坐鍼氈。一片不毛之地,何談封賞?又哪另有臉要錢?

“內官且看。”劉備指著樓桑邑和臨鄉城之間,一個規整的圓圈說道:“這便是本侯圈定的大抵封邑。且帶去給陛下及諸公。詳細地界,等與縣中勘定後再行報備。”

聞名遐邇的涿州貢米,便出自督亢屯田。

但是,那都是後代之事。

待我將這片不毛之地重現先秦榮光。到當時,足可蓄養十萬軍民。

雖不知聖上三公四府,為何將臨鄉封給他。但是卻誤打誤撞,讓長於種田養士的劉備,如魚得水。

《隋書·食貨誌》:“開督亢陂後,歲入稻粟數十萬擔,北境得以周瞻。”

小黃門的內心獨白,劉備不成能曉得。

“是!是!是!”見劉備似並不氣惱,左豐連連賠笑:“奴婢必然送到。”

如此,纔好圈出本身的封邑。

劉備與左豐泛舟督亢大澤。尋覓臨鄉城遺址。

《魏書·裴延儁傳》:“郡有舊督亢渠,徑五十裡……廢毀多時,莫能修複。時水旱不調,民多饑餒。延儁謂疏浚舊跡,必將可成。乃表求營建。遂躬自實施,相度水形,隨力分督,未幾而就,溉田百萬餘畝,為利十倍,百姓至今賴之。”

隻是朝廷那邊還需詳確運營。如有郡縣掣肘,加上屯田後又令各色人等非常眼紅。必肇事端。

難怪讓我一個小黃門趕來宣詔。清楚是趟苦差。如之何如,如之何如!

本覺得這一次進爵鄉侯,封邑擴大十倍。如何說也能帶回黃金萬兩。

督亢二字,乃為中心隆起,四周凸起之意。督亢澤所處地區為督亢要地,澤雖為凹地,然,居中且稍高於周邊的隆起,丘陵水淺。可行灌溉之便。督亢地名,既源於此,又與引水灌溉工程有關。

直到返回白湖,腳結壯地,入了精舍。左豐仍渾渾噩噩。一日水米不進。極刑可免,活罪難逃。來時誇下海口,要為‘聖上取食’。先前中常侍封諝來宣詔,帶回黃金千兩。令龍顏大悅。現在非常得寵。

掃了眼阿誰觸目驚心的紅圈,很多細節亦被左豐想通。為何封邑要少君侯本身去圈?乃是因為,這片‘水多則擴,水枯則縮’的督亢大澤,底子就冇有鴻溝!

北魏孝明帝時,刺史裴延儁(jùn)按舊跡修督亢陂。裴延儁修複督亢陂後四十年,北齊嵇嘩又開督亢陂,設置屯田,每年收稻粟數十萬石。

變態則妖。

此時水大。督亢陂、督亢陌,督亢亭,皆毀於水患。乃是一片廣袤的無人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