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萬人核心的馬駒兒已被老友團團圍住。
“能連贏三場乎?”潘獐兒大呼。
“超兒,抖擻!”婦人暗自低語。
與初賽後,還隔著一輪複賽分歧。第二輪賽罷,緊跟著便是決賽。
見小女孩甚是篤定,大儒崔寔笑問道:“瘦馬如何能連贏三場?”
第八圈,剛出彎道。先前一向不疾不徐的瘦馬便穩穩提速。連超數馬,搶得第三。
雖未押注,可提著竹籃的婦人早已被淚花恍惚了雙眼。
搶先了一起的騎士,奮力揚鞭。身下駿馬卻不管如何也追之不及。
瘦馬一起尾行。騎士快,亦快,實在騎士慢,亦慢。
目睹少年一騎絕塵。衝線而過。
身前三名騎士,皆是賽場熟行。一字排開,並道弛行。攔住來路。亦攪亂了風騷。
“心向老友,勝負其次。琰兒言之有理。”蔡邕笑著點頭。
如前所說。最後一輪參賽,優勢多多。身下跑馬又頗肥胖,如何能連贏三場。
撞線後,馬駒兒卻並未勒停跑馬。而是勻速繞圈,等候決賽到來。
如此故伎重施。數圈跑過,已擠進前四。
似被場中少年聽到。下認識昂首,瞭望母親聳峙的看台。
“何不消‘柙’?”崔寔又問。
吾家千裡駒,便要乘風而起,一騎絕塵了。
少年仍騎瘦馬,卻無人再偷笑。
跑馬場一時轟聲如雷。
外道處於優勢,馬駒兒排在開端入彎。
馬駒兒連試數次,皆未能勝利。見直道已冇法超出,隻能死死咬住,另想他法。目光卻緊貼馬背,投向身前騎士。尋覓破敵良機。
待清理好賽道。隨即各就各位。
入直道後開端乘風加快。排第五入次圈。
“馬雖瘦,騎士亦輕。又借風助。自當快人一步。”紮著兩個總角的小蔡琰,歪頭一笑:“再說,他是潘哥哥和朱哥哥之友。理應如此啊。”
竟從彎道超出。
得益於完美的統計,按照參賽騎手的往昔成績,或新騎手的初賽成績,賠率已事前訂定好。
而後便綴在頭馬尾後,一起隨行。有驚無險的撞線。
眼看便要入末圈。這便雙眼一亮,有了。
仰仗這股看不見的向心力的牽引。馬駒兒竟加快過彎。
一馬搶先。衝向終線。
身前騎士卻感受身後彷彿黏了塊狗皮膏藥,尾大不掉。
下半區的騎手,天然排在複賽第二場。趁著貴重的間隙。為馬匹儘快彌補些體力。天然是重中之重。牢記不成食多。小把精料,細嚼慢嚥。不然撐得太飽,反倒黴於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