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162 統一貨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漢佉二體錢有兩種。六銖‘小錢’,和二十四銖‘大錢’。大小錢之間的兌換比率,亦為四比一(4:1)。與重量相稱。換句話說,大小貨幣材質一樣。

當代銀行業刁悍的吸金(血)才氣,又豈是兩千年前的一個藩邦國王,能夠曉得。

於闐王一愣:“此錢?”

劉備便將臨鄉貲庫的服從,細細道來。而後言道:“大王放心,貲庫將先在此城建起。而後西域五十國都城,將另建分庫。所需貨幣,將從關內源源不竭運來,存在貲庫以內。需求時,便可到貲庫支取,兌換。毫不會出缺錢之憂。”

“並無其他。”劉備忽想到一事:“為便利借還,下官想在貴國王城建一座分庫,用來存放貨幣。不知……”

“長史覺得如何?”於闐王這便問道。

待於闐王安國入長史府拜見。劉備麵前矮幾上,正放著一小袋於闐幣。

於闐王這便拱手道:“正因受缺錢之困,鄙國才擅自鑄幣。若能換成五銖錢,天然再好不過。然若所換貨幣用完,敢問長史,又當如何?”

“以十年為期,每年還錢十萬。若無現金,亦可用貴國物產充抵。”劉備速答。

過分混亂。

今後代的目光來看,劉備決不答應藩國有獨立的貨幣體係。

“下官豈敢欺詐大王?”劉備笑答。

“先借一百萬錢。利錢分文不取。”劉備風雅出口。

“國債?”拘彌王定興滿頭霧水。此詞從未聽聞。

且刁悍一時的拘彌國被於闐攻破後,百姓流亡大半。國力弱弱,不複先前。

劉備笑著點頭:“如此甚好。”

賓主落座。劉備酬酢兩句,便直入正題:“請大王來此,乃為此事。”

但是,如此一來。卻也產生了劉備冇法容忍的弊端。

“下官的意義是。大王何不將鑄幣匠人,儘數遣來。為下官鍛造兵甲。至於現存的‘於闐錢’,我以六枚五銖錢換五枚‘小錢’,以二十四枚五銖錢換五枚‘大錢’,全數兌換。”

幣製混亂。

劉備點頭:“非為歲貢,而為此錢。”

順長史手指。於闐王安國往矮幾一看,這便覺悟:“今季的歲貢(諸侯或屬國每年向朝廷獻禮),臨來時我已命人裝車,想必此時已在路上。”

先還錢再說。

哼、哼、哼。

又比方號稱控弦十萬的烏孫。亦在最鼎盛時被大漢分裂。從甘露元年(前53年)起,烏孫便由大小昆彌,分疆而治。二王內鬨迭起,牴觸不竭。終漢之世,漢庭都在想方設法為烏孫排難明紛。故史乘有載,烏孫分立兩昆彌後,“漢用憂勞,且無寧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