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150 洛陽上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歲末將至,路上皆是歸鄉的遊子、客商。標兵回報,亭舍客滿。若亮明身份,天然能夠落腳。卻苦了滿舍的旅人。百餘人的車隊人馬,亦多有不便。便未去打攪。

車隊這便向烽堠駛去。

堠,土堡。

內有母親、士異,外有耿雍、崔鈞,體係健全。自也不會有題目。即使君侯在外,隻要公孫氏安然誕下麟兒。有臨鄉少主在,家臣、民氣亦不會狼藉。

入上穀郡後,烽燧漸多。沿途亭驛皆有邊軍駐守。劉備乃是陛下詔封輔漢將軍。將令一出,立即通行無阻。一起西進。傍晚時分,眼看頭頂濃雲密佈,大雪將落,卻遍尋不著一處亭舍置驛,可供落腳。

烽堠,便是指頂上堆放烽火,用來瞭望通報敵情的軍堡。

臨鄉有兩千白毦精卒,一千板楯黃弩手,另有寄父和典韋兩個萬人敵鎮守。母親、老婆當安然無恙。

車隊從臨鄉解纜。先沿官道北進上穀郡,再西入上郡道,一起南下,沿馳道前去洛陽。徐榮、程普,各領一百鼉龍騎、一百射虎騎,沿途護送。

前車起居,中車餐飲,後車廚衛。服從與西林車樓近似。水洗、烹煮、安寢,一應俱全,尺寸呼應縮小。十餘輛馬車,皆可前後連接。需求時首尾相連,圍成圓車陣。守備亦無憂。

此乃合擊術!

之以是趕了個大早。乃是不想勞師動眾。君侯也不風俗與人拜彆。且車上有钜額獻金,不宜張揚。

打掃積雪,挖出火塘。兵士砍來薪柴,用魚油柴炭撲滅。煙氣沖天而起,未幾時便暖和如春。

徐榮、程普的震驚皆在臉上。

先嫣然一笑。後快步走來。為他束髮,整衣。

標兵來報,四周亭驛皆毀於烽火,未及補葺。

劉備笑答:可也。

胡人遊牧,展轉草場。有半年時候皆是車居。故而車廂闊長。劉備冇有打造諸如邑中舫車那種能載百人的大車。過分惹眼,恐遭人非議。此去洛陽,天子腳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讓蘇伯隻對高車略作改進。表麵如常,還是兩輪。廂內卻彆有洞天。改革後的高車,乃至可前後連成一串。前後間隙以毛氈相連。前車套六匹鮮卑重耕馬,可輕鬆拖動三連隊。

翌日淩晨,劉備還未醒來。眾姐姐已各自起家,自行繁忙起來。

又說,隻要一座燒燬的烽堠(hòu),可供落腳。

難怪君侯此去洛陽,家中虎將一個未帶。隻帶了少時相伴長大的七女婢。

『第二卷:臨鄉·完』。

誰又能想到,七人皆是深藏不露的一流劍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