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禦史,受命禦史中丞,“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
向來有利不起早的陛下,仍故意結。臨鄉侯先是對賭一億,今又花巨資將‘十萬賊贓’移到自家領地。此中花消,從采辦、到運輸、再到安設……層層算下來,不下億萬。
“有道是國士無雙。”陛下笑著點頭:“我煌煌天漢,人才輩出。何愁江山不定?”
“陛下聖明。”百官齊呼。
十萬羌人,此中有多少妙齡少女,又有多少深閨少婦。先有鮮卑婢,可賣百萬錢。現在羌人女子,恐怕也不會有差。
百官倉猝去翻看手中謄寫的臨鄉侯上疏。陛下亦取上疏在手,在字裡行間,細細尋覓。
彆說陛下,便是劉禦史亦驚呆。
“捉賊捉贓。‘十萬賊贓’遠在臨鄉,數千裡之遙,羌人又如何能得知……”陛下喃喃低語。
曹節又諂笑:“有此等眼力,財力,魄力者,必是臨鄉侯無疑。”
斯須,忽聽尚書令曹節低聲言道:“啟奏陛下,老奴似有所獲。”
亦是陛下心中另一個疑問:“十萬羌人,今歸那邊?”
侍禦史賣力監察朝官。凡是而言,若初級官員犯法,普通由侍禦史陳述禦史中丞,再上報天子。遇初級官員違法,可直接彈劾。
“準了!”陛下長袖一揮,這便起家拜彆。
前後倒貼兩億。
此句本無分歧。
劉陶憤聲答曰:“臨鄉侯此計之險,遺患無窮。稍有不慎,便將陷北疆於暴動。虎狼相爭,兵器起則一發而不成收。且問當時,又該如何結束?故臣彈劾臨鄉侯禍國殃民。更何況,身為人臣而私通外虜,視軍國大事如兒戲,此大不敬,當斬!”
“哦?”陛下雙眼一亮,頓時心結儘釋:“哈哈哈……”
滿朝文武,麵麵相覷。皆不知陛下因何發笑。
有劉禦史搶先彈劾。且臨鄉侯已證明淨。餘下禦史又豈還能張得了口。以一己之力,堵悠悠眾口。彆的,亦將臨鄉侯貌似有一丟丟違法的大肆人丁發賣,置於國度大義麵前,頓時不值一提!
“臨鄉侯行事周到,並無遺患。是老臣失策了。”劉禦史就坡下驢。
如此當堂分解。臨鄉侯此計,終得美滿。不但為國解憂,亦大賺一筆!
司徒楊賜一聲長歎:“聽聞臨鄉侯此行,所轄皆臨鄉舊部。隻從洛陽帶走了主簿李儒。先前與陛下對賭一億。亦隻討李儒一人。現在看來,此人確值一億身價。”
“速速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