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日常_1.12 縑車載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便對蘇伯說道:明日隨我去見一見夏老。

《後漢書·鮮卑傳》:“投鹿侯不聽,遂棄之。妻私語家令收養焉,名檀石槐。”《三國誌·魏誌·董卓傳》:“卓遷相國,封郿侯,讚拜不名,劍履上殿,又封卓母為池陽君,置家令、丞。”

夏老一聲長歎:老夫便是夏馥。

鐵匠鋪臨水而建,後院便是前堂。劉備自居客席,夏老便就東座。

再昂首,見夏馥正凝睇本身。劉備這便言道:敢問夏公,此來樓桑隻是機遇偶合?

劉備走進鐵匠鋪,見夏老正在爐前察看火候。肉眼如何判定火焰溫度,此乃良匠不傳之秘。劉備也無需曉得。

鐵匠鋪在東南清溪下流。白湖湖口之前,毗鄰船廠。這片地區乃是樓桑工坊麋集之地。水碓、水壓皆在擺佈對岸。得益於四通八達的地下管網。撒入銅鐵礦粉鍛造的高硬度陶管,工坊汙水經沉澱池沉澱後,皆排往水溝,不會渾濁清溪白湖。此時的汙水,比起後代的化工汙水要潔淨很多。這也是劉備不想弄造紙工坊的啟事。造紙淨化也很大。

夏馥先是點頭,跟著點頭:先前確是如此。現在見過少君侯手腕,便另有他想。塔吊、天梯,舫車、車輪舟。便是鄙門良匠大師,亦嘖嘖稱奇。且不知少君侯營建之法,從何而來?

夏馥又問:少君侯能收留我等否?

夏馥欣然點頭:好個古為今用。墨家出自諸子百家。墨子身後墨家分紅三支,稱為‘墨家三派’。有相裡氏之墨,鄧陵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後先秦一統,兩漢持續。墨家三派垂垂融會成兩支。一明一隱。一個高居朝堂,一個漫衍江湖。明者退隱,稱‘仕墨’。隱者醉心匠造,稱‘匠墨’。如張衡、杜詩者,皆是‘仕墨’。而我等皆是隱宗‘匠墨’。不管明門還是隱宗,墨者、墨辯、墨俠皆有。

說的便是此職。

閏蒲月,永昌郡太守曹鸞上書說:“所謂黨人,有的是老年高德,有的是士大夫中的漂亮賢才,都應幫手皇室,在陛下襬布參與朝廷的嚴峻決策。但是竟被耐久監禁,不準仕進,乃至被擯除到泥濘地帶,備受熱誠。犯了謀反大逆的重罪,尚且能蒙陛下的赦免,黨人又有甚麼罪惡,獨獨不能遭到寬恕?天下之以是災異頻出,水患和水災接踵而至,啟事都在於此。陛下應賜下恩情,以合適上天的情意。”

不想竟來我樓桑。

夏馥,字子治,陳留圉縣人。當世名流。博學多識,不阿權貴,為豪族所仇。朝廷征召不就,隱居不仕。在士大夫中享有盛譽,位列“八顧”之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