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載,護羌校尉領兵渡河時,“縫革囊為船”。《水經注·葉榆水篇》亦有:“漢建武二十三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的記錄。所謂革船,便是指“以羊皮為囊,吹氣實之浮於水”。
置舍手劄陡增。可忙壞了一眾刺奸、置吏和崔鈞。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輸一場兩場,尚能保持涵養。現在屢戰屢敗,輸的隻剩犢鼻褌(牛鼻褲衩),誰還能忍!
乃至肉還不及皮貴!
劉備重資買來,先在自家花房悉心培養。待藥苗長成,便移栽入宗人溫室。何必藥材長成!聞少君候重金求藥,邑民紛繁尋蘇伯,求建溫室藥圃。
這便命人買來,縫製成革囊。
少君侯輕財重義,有孟嘗之風。管父遠在北海,亦很有耳聞。今能活命,多虧少君侯仗義援手。還經常來看,執長輩之禮。皆因管寧與盧植同為陳廷尉的著錄弟子。論輩分,劉備不但要稱管寧師叔,亦要稱管父為師叔公。
傳聞草原羊一年可剪毛兩次。成年公羊均勻能得羊毛四斤。成年母羊均勻得羊毛三斤。毛皮亦是製裘的好質料。
名流間,鬥而不破。樓桑學壇,盧植先到。又是劉備恩師。占儘天時天時。今有北海一龍三人齊齊拜入門下。皆青年才俊,治世良才。門下文風鼎盛,焉能不喜。
也是。北海一龍投入陳寔門下,這‘博論’另有甚麼牽掛?一邊倒的押北海一龍贏啊!
論壇居內。被學壇圓樓,圈在正中。每當論壇開戰,樓上學子們便紛繁衝出校舍,擠在雕欄邊觀戰。雖不學演武場買票,可有公孫瓚和田韶季子田驊在,又如何能少了“戲而取人財”的博戲?時人鬥雞嘍囉,打賭流行。學子們又豈能例外。‘博弈’亦是博戲。這便紛繁押注。傳聞,近幾日公孫瓚輸的特彆慘。
曾多少時,四夷以漢化為傲。
岑草(魚腥草)、忍冬、黃芩、黃連……紛繁被邑民獻上。卻不見全能神藥——板蘭根。真一大憾事。
烏蓮大喜:一言為定。
好端端的羊皮革囊,整張從中剖開不說。還相互縫分解一大張蒙皮,包在幾根曲折的竹竿上。少君侯這是要何為?
細細查驗不由莞爾。
論壇激辯,更是所向披靡。崔寔、劉寵、盧植門內,皆不是敵手。
劉備回問:是不是毛卷卷的那種?
輸紅眼的學子們,這是要去搬救兵!
拔去麻田的宗人,自當倍加珍惜。為何選這家,便是因為他家院中兩塊地步,前麵植稻,前麵種麻。並無桑樹。這才滿口承諾。如果砍掉桑樹,或毀去稻田,改種藥材。彆說邑民,就是劉備也心生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