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笑道:“大人坐鎮涼州,身擔重擔。不見得比疏浚西域易。”
獵奇之心人皆有之。且節女龐娥事件對諸如劉備如許的豪傑,更加吸引。
趙娥,酒泉郡祿福縣人。丈夫龐子夏,故又稱“龐娥”。夫盛年早逝,趙娥單獨扶養其子龐淯。不料她父為同縣豪強李壽所殺。而娥兄弟三人,時俱染瘟疫病故,仇敵李壽與同宗族人道賀說:“趙家強健絕儘,隻要女弱,何足複仇?”娥陰懷感憤,乃潛備兵器,常帷車以候仇家。然十餘年不能得。
此中內幕,遠比劉備想的出色。寒夜磨刀,扼腕切齒,悲涕長歎。十年設伏、一朝截殺。遇樹刀折,扼喉斃敵。聽得劉備津津有味。當真是回味無窮。
崇高崇高。以高為貴。
“聽聞君侯西來,洪掃榻以待。本日得見,足慰平生。”周洪言道。
劉備本覺得。能單手鎖喉,將仇敵活活掐死的節女,必五大三粗,膀大腰圓。身長一丈,腰大十圍。豈料竟窈窕淑女,色彩瑰麗。
時祿福長尹嘉,不忍判罪,便解印去官,欲與俱亡(一同流亡)。娥不肯去。曰:“怨塞身故,妾之明分;結罪理獄,君之常理。何敢苟生,以枉公法!(仇不報,怨氣能把人閉死,為父報仇乃我分內之事。但依法論罪,是君子應有的典範。我怎敢貪恐怕死,以枉國法。)”
長安,便是兩漢審美的起點與頂峰。
後遇赦得免(大漢之赦,亦養大漢之風)。涼州刺史周洪、酒泉太守劉班等人共同上表,稟奏趙娥烈行,刻立石碑以顯趙家流派。時太常張奐嘉歎,以束帛禮之。黃門侍郎梁寬,還著書追述趙娥的事蹟,為其作傳。
劉備之以是曉得周洪其人,乃因節女龐娥。
“大人請。”劉備笑著伸手。
“敢問將軍。但是輔漢將軍、西域長史、臨鄉侯劈麵?”被攔在行列以外的少吏,衝劉備大聲疾呼。
“君侯稍待。”
“君侯請。”何必多言,周洪神采申明統統。保涼州一地,確切不易。
豈料周洪撫須一笑:“老夫知君侯必有此問。君侯且聽我細細道來……”
此乃私宴,彆無旁人。賓主對飲,勝在閒趣。
本來是涼州刺史,周洪。
劉備笑答:“備一介閒人,徒有浮名。此番受命西行,事成則身退。本不想叨擾,卻讓大人操心了。”
待劉備下車,見涼州刺史周洪已立在階下。
劉備上前見禮。周洪倉猝回禮。劉備官秩不高,卻有顯爵。先施禮已是禮遇。周洪又豈敢稍待,這便倉猝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