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佩紫艾。
為何忠臣誌士,紛繁來投。
‘三日之義’遂成典故。
如此貴重又燙手,亭長如何敢接。倉猝擺手:“君侯隨身物,下官豈敢受!些許的酒錢,算不得數。算不得數……”
古之豪傑,莫過如此。
啪嗒一聲。亭長手中材棒,回聲落地。
劉備一愣。抬眼掃過。見一乾人等正將橫在手中的棍棒,紛繁豎起,藏於身後,不由會心一笑。
雙俸。汝曉得不啦?
三字連起,如一個大寫的好天轟隆。在劉備的腦海中隆隆作響。
天空初亮。徐榮、程普各領百騎,奔赴東郭港。
戲賢長揖及地,大聲喝道:“誌才毛遂自薦,願助君侯一臂之力。掃平西域!”
麵含淺笑,試問道:“先買賣欲何為?”
出征日期,前夕才定。劉備誰也未說。一眾老友皆在湯館安息。猜想無人相送。不料過落日亭時,卻有一白衣狂士,疾步而出。一頭紮在馬前。
莫不如此!
左鄰右裡聽聞動靜,紛繁出門相迎。目送臨鄉侯西去。
“何人?”
《續漢書·百官三》少府條:“擺佈丞各一人,四百石。本注曰:掌錄文書、期會。”《續漢書·百官五》州郡條:“主記室史,主錄記書,催期會。”
見劉備親來,白衣狂士露齒一笑。隻顧埋頭逗弄險與本身頭撞頭的戰馬不提。
劉備卻言道:“非隻為酒錢。更加諸位好生接待先生三日之義也。”
往大了說,臨鄉侯安邦定國,國之擎柱。
這便肅容跪地,行認主大禮:“戲誌才,拜見主公。今後存亡相隨,縱百死不悔。”
跨長分橋時,列隊兩側。靜待郭門開啟。
錄事掾,為賣力書記、總錄官署文簿的主管。位在主簿之下。食俸四百石。
名字似有印象。
另有人不信。這便壯著膽量切近兵車查探。好久,車內一片死寂,乃知此中並未藏人。
劉備正欲執手一同返車。戲誌才忽以袖拭淚道:“主公且慢。誌才還欠亭舍三日酒錢未還。”
啪嗒!
劉備的確頭上長草,心花怒放啊:“既如此,先生便暫居侯府行人,兼領長史府錄事掾,如何?”
“自報家門稱‘潁川戲賢’,欲‘毛遂自薦’。”史渙言簡意賅。
話說。此人數日前,入住落日亭舍。亭長與一眾官吏,見他邊幅不俗,辭吐風趣,很有風儀。不敢怠慢,好酒好菜,好生接待。試討酒錢,卻本日推明日,明天推後天。問急了,隻說路遇明主,還能少了爾等些許的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