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俄然傳來一陣腳步聲,風無凜立即兩步閃到門口,固然曉得來往此地的都是父親的親信,但他還是不敢粗心。來人恰是天一,隻見他在門檻前恭敬地跪地稟道:“啟稟主上,皇後已經下了懿旨,明日召百官在太和殿議事。”
“唉,多年的苦心運營,卻始終冇法把握朝廷軍馬,實在可歎。”風寰宇的臉上不由現出了懊喪之色,他不是冇動過各省駐軍的腦筋,無法各省將軍提督非奉旨不得擅動軍馬,即便是出兵也隻是在本省境內,對大局一點感化都冇有。而駐紮京畿的軍馬則是分屬步軍統領衙門、豐台大營和西山銳健營,他安插出來的人固然有,但最多不過是官至千總遊擊,上到參將副將的一個都冇有。這些京畿軍馬乃是天子最為看重的,主將要職多是勳貴後輩,他竟是尋不出任何體例。
宛烈二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蕭氏以皇後之尊禦太和殿,調集群臣,宣佈了天子駕崩的動靜。除了少數本來就獲得動靜的官員以外,其他人等儘是一片震驚之色。理親王等幾個老一輩王爺見蕭氏沉著沉著的神采,再加上寧郡王風無惜進宮以後未曾回府,皆覺得蕭氏會矯詔行事,是以都籌辦揀在這個時候發難。
“混鬨,皇後孃娘尚未言明是否有先皇遺詔,爾等就在這裡大放厥詞,莫非視眾臣為無物麼?”瑉親王風瑉致再也忍不住了,冷冷地掃了一眼如同跳梁小醜般的一眾官員,峻厲地斥道,“為人臣子者,自當以君父之言為重,哪有你們如許在先皇駕崩之初就號令不已的?”他乃是兩朝重臣,又領著宗人府宗正的尊崇身份,是以朝堂上竟一時沉寂無聲,隻要他一人的聲音震懾著世人。
他再次環顧了群臣一眼,冷冷隧道:“皇上大行,乃是天下百姓之痛,如果誰再敢大放厥詞,休怪秘聞不客氣!”
風無凜不由噤若寒蟬,父親此言的用心他又怎會聽不出來。遵循先前探得的成果,天子早已在數天前就已經駕崩,蕭氏拖到本日,倘如有人問她一個用心叵測,那就甚麼都說不清楚了。更何況,看先前的景象,蕭氏無疑是在為季子繼位而造勢,那這謀逆的罪名扣在她頭上,怕也能夠引發一時的困擾。
“再這麼下去非得成為瞎子聾子不成!”風寰宇神采陰沉隧道,“無凜,你還能再出入宮廷一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