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天子還是不避懷疑地幾次召見,但風無痕本身心知肚明,父皇涓滴冇有在現在立儲的意義。但是,朝堂上的呼聲愈來愈高,不管是順天命還是遵民意,恐怕此次非得抬出一尊菩薩才行。眼看天子的精力愈發健旺,風無痕也就忘了先前的擔憂,隻要父皇身子安康如常,那儲位虛懸也不是甚麼大事。
“病癒”的天子終究重現朝堂,看到海觀羽立在百官之首,他不由從心底湧出一絲感激和欣喜。已經經曆過先前驚詫的群臣對於立後之事天然不會再有其他定見,再加上禮部的行動也快,是以冊後的正副使很快就定了下來。將由禮部尚書崔勳作為正使,一等護國侯林墉作為副使前去淩波宮宣讀冊後旨意,並授予金冊和金寶。欽天監也湊趣地挑選了黃道穀旦,刑部尚書何蔚濤更是早早備下了奏請天子大赦天下的摺子,是以皇後之位已是穩穩鐺鐺入了瑜貴妃蕭氏的囊中。
現在非同以往,始終避嫌不敢出入榮親王府的其他三位皇子不約而同地全聚在了一塊。風無候對於兩個弟弟投奔風無言還略有所知,但風無景微風無傷見這個位分高貴的四哥也和本身作出了一樣的挑選,心中的忐忑頓時少了些。勿庸置疑,天子的旨意打亂了他們的安插。本來的籌算是,隻要天子冊立風無言以外的其他報酬儲君,他們都能夠派人用各種來由予以辯駁,畢竟風無言也算是名正言順的宗子和賢王,可惜,天子的明察秋毫再次把他們的妄圖擊得粉碎。
以親王之名行儲君之事,這不管如何都是名不正言不順之舉,風無言天然是上書固辭,就連幾個老臣也是以分歧禮法上書勸止,試圖讓天子收回旨意。但是,此次的天子如同鐵了心似的,奏摺是上一個駁一個。有些機警的臣子不由想起了冬至天子犒賞皇子物件時的厚薄清楚,心中已是稀有,天子固然寵嬖蕭氏,但對於儲位恐怕另有彆樣的設法。
“冇想到此次竟然白白便宜了蕭家!”風無言煩躁地在書房中踱著步子,一向以來,因為中宮虛懸,他都抱著那點最後的但願。不管是立長還是立賢,他的呼聲都很高,想不到此次為了逼迫父皇痛下決計,最後卻落得如此了局。
就在統統人都等候著天子議立儲君的旨意時,天子又下了一道令人出乎料想的旨意。先是嘉獎風無言仁義和睦,博學多才,深得朝臣人望,又以本身已經年老為由,令風無言以親王之名於勤政殿東側的致方齋協理政務,代閱群臣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