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就要由封、高二位節度使做出決定。是否要去邙山策應這批補給。
占有城池上風,用了兩萬兒郎的命才換了3000多叛軍。
“叛軍傷亡不到3000。”
傳令兵支支吾吾的不敢說話。
洛陽城內本來有8萬多人,如果遵循戰損比1:3來計算,守城死1人,攻城起碼要喪失3人。
洛陽城內就算是8萬多頭豬,一起拉屎尿尿也能浸死超越3000人以上。
就如許,在正麵疆場上兩邊打了個平局,誰也冇有討到好處,兩邊各喪失3000擺佈的兵馬後鳴金出兵了。
與此同時,長安城內。
“父親,我們莫非不去援助洛陽被困的唐軍嗎?”
傳令兵小聲回道。
而就是在這3天裡竟然呈現如此大的傷亡,的確令人難以置信。
目標就是為了吸引叛軍的全數重視,從而忽視從側門分開去邙山策應糧草的雄師隊。
封、高二位節度使也被急的團團轉。固然他們帶兵兵戈是一把妙手,但冇有糧草,兵士冇有體力,即便批示的將領再超卓也冇體例應對城下的虎狼之師。
而洛陽城外是一片開闊地,再向南是一片密林。
哥舒曜開口說道。
而如許的戰役傷亡率並冇有設想當中的那麼高,兩邊在棋逢敵手的環境下普通都是點到即止,絕對不成能呈現梭哈的環境。
哪怕安祿山占有著兵力上的上風,也不敢一口氣全都壓上。不然等候他們的隻要洛陽城上無窮無儘的箭雨。
接管這批補給必定是有風險的,但隻要把補給帶返來,統統都是值得的,最起碼城內的8萬軍士還能再對峙1個月。
司仁搖了點頭,同時用手指向邙山和洛陽南邊的一處空位。
這對我們接下來的進犯或是戍守都是很大的費事。”
司仁讓人帶傳令兵下去歇息,而他則在房間中看著洛陽四周的地形圖。
如果遵循這個標準持續下去,恐怕不待他來到潼關,部下的兵士就會被耗的一乾二淨。
要曉得,洛陽已經被安祿山雄師圍困,補給底子就送不過來。
可一旦風聲泄漏,不但這批補給拿不到,乃至還會喪失一部分兵力。
“叛軍的喪失如何。”
本來城中因為冇有食品補給,兵士垂垂有了不受節製的趨勢。
封常清和高仙芝,你們兩個可真是個帥才啊!”
這個戰略很簡樸,也很輕易被看破,他們二人不曉得嗎?必定是早已經有了思惟籌辦。
“兵戈不能焦急,我們要尋覓戰機。一樣,對方也要尋覓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