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連累甚廣,厥後人間連雲派被滅、崑崙瑤池碧山潭被滅、妙法群山遭圍,都與此有連累,因果緣法已難明。
此時應願收回一聲長嘯震驚三山,把世人的喧鬨聲都壓了下去,跟著嘯聲有二十八名青衣羽士魚貫入場,每人背一柄長劍,手捧一盞青玉蓮花燈,列成步地把全部大平台的演法場中心給圍住了。世人不解其意,紛繁開口看向台上。
聽鬆居等候客之所固然不小,但也包容不了近五千人,幸虧這裡是洞天福地,來的也都是修行高人,正一三山度量的深穀中時臨時加蓋了大片的竹棚,還設了齋膳堂,供各位修士立足與用餐。有很多人就在穀中三三兩兩相聚,幕天席地盤膝而坐,氛圍看似安逸,氛圍中卻滿盈著一種描述不出的凝重。
說完這句話應願回身走回坐下,金喬覺與張湛也迴歸本座。又聽雲盤一聲響,藍采和走下台前抱拳道:“五十九年前洗劍池法會,各宗門弟子出場鬥法印證高低,為各派交換參議之福緣幸事。本次法會亦從鬥法始,各位修士若欲了斷恩仇,便出場代待清楚,參加中自尋了斷,可演法論高低也可罷休一鬥。
這清楚就是個靈堂。
應願的右邊坐的是龍虎山當代天師張湛,張湛身後也有一男一女兩個小道童,一人持八卦盤,一人持硃砂筆。
熊居士、佛國靈山保護神將韋馱天、安閒天使者月之蝕、天國大天使羅含、關小妹、梅振衣、清虛真君、青牛金仙、南冥仙翁、長庚星君李太白。前麵的金喬覺當然能瞥見他們,但他就當作冇有瞥見,也冇有轉頭說一句話。
應願的左邊坐的是九華高僧金喬覺,喬覺身後有兩名年青的和尚侍立,一捧缽一持杖,持杖者恰是神犬聆聽所化。
應願麵有慍色,嗬叱道:“諸位都是求超脫的修行高人,非販子尋毆之徒,豈能不知修於去處?若告終恩仇,便出場交代清楚,斷緣告終,莫要無端自亂表情,如有人趁機擾亂法會惹事,正一門與在場眾前輩毫不會客氣!”
實在前麵那些椅子上有人,隻是會場中的凡人看不見罷了。十二張椅子除了最中間兩個坐位以外,其他十張都座滿了,從左到右順次是――
馳名譽的高人前輩以及各派掌門在兩側迴廊下有坐位,身後有弟子侍立,更多的人都站到了迴廊高台之下。而正中祖師殿前的漢白玉高台就似會場的主席台,上麵放著兩排坐位,前排有三張椅子。
有人在影壁前扼腕感喟,有人含淚見禮,大多數人見此景象本來的戾氣都淡了很多,有望壁止息、罷去紛爭之念。也有人見到故交老友的名字,咬牙切齒眼中痛恨之色更盛,卻又不便在這類場合公開發作找誰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