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楊玉環固然孝敬,在母親這裡,當著一套,背後又一套。你如果說他、罵他,他都說本身乾了錯事,跪著來向娘認了錯,一轉背又是我行我素。次數多了,陶老太太也懶得再來管他,本身和小兒子楊玉清單獨居住在盜窟後,常日裡隻是燒香拜佛,不間斷地唸誦《大悲咒》與《八十八佛大懺悔文》,企圖為兒子消災免禍。
楊玉環也怕楊玉清狐疑,壞了當年交誼,便接過碗,不管好歹,“咕咚咕咚”喝了個潔淨,又咋叭著嘴巴,將碗翻轉在桌麵上。
楊玉環的船是在第二天中午達到宜春的。
又過了好久,有人抬來了一乘肩輿。一其中年婦人來扶了石蘿依和孩子坐到轎中。四個腳伕,抬著一起顛簸,往雞冠嶺盜窟而去。
一想到杜麗英,石蘿依很想立即為杜麗英報仇雪恥,她想撲上去狠狠地咬死楊玉環,跟他冒死。
楊玉清也不來理睬她們,從廚房角落拖來柄鐵錘,隻一錘將門鎖打掉,走進房去。
直到酉牌時分,才抬到盜窟中,在青石板鋪就的高山下轎。
楊玉清將熱酒倒在一個大折碗中,一碗就有一斤多,走上前來,向楊玉環舉著碗道:“大哥,做兄弟的常常違拗大哥意義,大哥心中必定在怪兄弟,不然大哥明天這麼大件喪事,替兄弟找了個好嫂子,給咱楊家傳宗接代的功德,也不叫兄弟來喝一杯酒?”
這個時候,陶老太太聽到前廳熱烈,便打發小兒子楊玉清下來探聽了,返來稟告道:“是大哥在山下不曉得搶了誰家一對年青母子,並得了那母子一大包金銀,說是人財兩得,雙喜臨門,在那邊道賀呢。”
那兩個婦人見是楊玉清,也不敢來管他。
這時楊玉環已醉得昏昏沉沉。
石蘿依看時,隻見這盜窟,四周八方都是石牆,包抄著三四十間泥磚瓦房,鋪滿了石板的途徑,四通八達。前排當中一座寬廣大廳,廳上放著一把皋比交椅,上麵又齊劃一整擺著五六十張椅子。
正在歡樂痛飲,隻見一個叫做梁阿三的山前頭領舉著個酒杯,搖扭捏擺走來,舉杯向楊玉環大聲道:“大哥,恭拜大哥新得才子,財路廣進。來,女人肉做,不找是罪惡;酒是米蒸,不喝就不可,兄弟我敬大哥一杯。”
那兩個女人便又走出門,將門鎖了起來。
世人齊聲高喊道:“大哥,楊玉清是你的親弟兄,敬酒你就喝了,我們是異姓,莫非就如許不把我們當弟兄嗎?”
楊玉環聽了,大笑道:“好兄弟,來,大淩河裡波浪寬,端起這杯咱就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