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先生_第四十七回 陳淑卿登台唱俚曲 牛鐵嘴擊鼓說聊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蒲大壯見兩人勒馬返回,倉猝迎上去問:“兄弟不走了?”

二人回到堆棧,洗把臉,清算行李,便倉促向大壯告彆。

兩小生隻得停止唱戲,跳下戲台過來助戰。他們自恃年青力壯,又會些武功,底子冇把陳淑卿放在眼裡,衝開人群,餓虎般向她撲來

權貴和有錢人搭起看棚,帶著老婆孩子坐在棚裡,品著香茶,磕著瓜子,舒舒暢服地看戲。四下裡是做買賣的人擺的攤位:吃食、衣物、山果、土產、小兒玩具應有儘有。

陳淑卿說:“我不跟你還價還價,他有個兄弟叫牛綱,就是前幾天頭頂門板,第一個登衝上雲門山,緝獲清兵紅衣大炮的阿誰懦夫,你去跟他籌議吧!”

二舅說:“不費事二位,我們早已塔起棚子盤好鍋灶,隻等燃燒開業了。二位去了,儘管逛山、看戲。餓了、渴了去咱飯店喝茶就餐。不要客氣!”

大壯率眾將一向送出東門,兄弟揮淚而彆。

蒲鬆齡淡然一笑,詼諧地說:“我們來的目標不是唱《牆頭記》,而是要《斬馬謖》,剛纔文慧二舅奉告我:“剛纔有個外來人他在他館子裡用飯,模樣很像馬守仁。他在家時曾在清河船埠乾過搬運夫,馬守仁任漕糧經承經常去那邊辦事,以是熟諳他。固然幾年不見麵,但他邊幅設大竄改。我問他:你不在淄川坐大堂,來青州於甚麼?他說:你認錯人啦,坐大堂的是縣令馬守仁,我叫王寸人,要去萊陽辦事,路過這裡。傳聞山上廟會很熱烈,趁便上來瞧瞧。我一聽就忍不住笑了,他長的黒矮肥大,倒與名字元合。可為何恰好起個好笑的名字呢?”

他們在浩繁攤位中間,撿了塊空位支起架鼓,一陣緊鑼密鼓招來圍觀者如堵。

陳淑卿抬腳放開小聲演員,問她:“你叫甚麼名字?為甚麼替他講情?”

梨園老闆見演員們都倒向唱曲人一邊,很怕梨園拆夥,本身成了光桿司令。忙向蒲鬆齡深鞠一躬道:“先生高抬貴手,我們甘心把地盤讓給你們。”

牛紀千恩萬謝:“傳聞女人在那邊唱俚曲挺走紅的,如何到這裡來了?”

二舅說:“不!老爺子一歸去就攆著我做好飯,籌辦你們歸去吃,天一下雨,又催我來給你們送傘,這玩意不是家家都有,跑了好幾家才借了兩把。老爺子急得冇法,我說:“不要緊,墓田裡有守墓人住過的屋子,他們不會挨淋的。他說:‘現在那邊住著些要飯花子,他們能出來嗎?’必然要我來接你們歸去!趁這陣雨小點,我們快走吧!”說完,把帶來的雨傘給了他們。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