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先生_第十一回 女子無才便是德耶 古今才女皆無德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蒲鬆齡慚愧道:“孩兒深悔不該頂撞父親,但考慮到做人必須隨時對峙真諦,修改弊端,才氣明事理,辨是非,長見地,求進步。永久立於不敗之地!孩兒衷心慶祝父親屈尊敬賢,不恥下問,知錯就改,虛懷若穀的豁達風采。更加有位仗義疏財,助報酬樂的好父親感到高傲!”

蒲盤捉提示兒子:“快睡覺去吧,明天還得上學呢。”當蒲鬆齡牽著小淑卿的手往隔壁屋裡走時,又叮囑道:“明日上學,務必把小淑卿送到白衣殿去。”

周信之警告他:“不準胡說,謹慎禍從口出!”

“爹!三綱五常純屬怪誕不經之談!孔孟典範被董仲舒這撇嘴和尚給念歪了。經施先生解釋,我才明白過來:論語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句話,孔子的主張是:君做事就得像君;臣做事就得像臣,父親做事就得像父親;兒子做事就得像兒子。‘三字經’說的好,君則敬;臣則忠。如果把這句話反過來講,如果君王為人做事不值得尊敬,就休怪臣子對他不忠了。如果按董仲舒說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做事,君王昏暴,臣子也不可反對;父親說錯了,兒子也得照辦;丈夫不正乾,老婆也隻能順服。那麼國有諍臣,其國不亡;家有諍子,其家不敗;家有賢妻,男兒無禍事。這些顛撲不破真諦,又如何解釋呢?”

蒲鬆齡無言以對,隻好說:“好吧,下午放學回家,我跟爹說說,讓你上學!”

施潤章問起南邊戰事環境,故鄉有冇有遭到兵燹?周信之說:“清兵追逐李自成義兵,從山西進入河南,又從河南追入湖北,農夫軍連戰連敗,一向追到九江。被清兵圍住決鬥,義兵全軍淹冇,李自成的兩個叔叔、妻妾養子、大將劉宗敏、謀臣宋獻策等均被俘斬首,他的頭號智囊牛金星叛變投清,李自本錢人不知下落。”

“父親如果說錯了呢?”

“為甚麼?你不是說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樣,都有上學讀書的權力嗎?”小淑卿兩眼一閉,小嘴一撇,無聲的抽泣起來,哭得很痛很悲傷:“小哥哥,是誰奪走了女孩上學的權力呀?”

“製裁贓官貪吏,拔除民族壓迫,實現大家劃一,打消男尊女卑,實現耕者有其田.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不,她們和其他的人一樣,是通過讀書、學習,知識堆集多了,就有才調啦。”

“爹說,書院不要女孩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