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先生_第二十五回 見災情痛徹書生心 享清福倍感妻子賢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蒲鬆齡笑道:“常言道:‘家有賢妻,男兒無禍事。’依我看,家有賢妻男兒豈隻無禍事,那真是平生一世的福分,我蒲鬆齡此生找了文秀女,真是拜佛燒著高香了!”

第二天,文秀夙起做好飯,讓丈夫吃了上學。臨走又拿出十來個煮雞蛋給他,去書院與同窗們分享。

蒲鬆齡回到家中,儘力為大壯籌辦婚事:補葺房屋,籌辦酒菜,謄寫春聯,安插洞房……腳不沾地忙了四五天,總算把文慧姐順順鐺鐺的娶進了門。

“冇有蟲子,我是怕你剛吃完飯睡覺壓住食,給您老混盹呢!”

蒲鬆齡欣喜她:“大娘,上俺家去吧,俺家有吃的。”

李希梅安閒落拓的出去,笑道:“用不著這麼嚴峻,教員自從腐敗節回家祭祖,偶感風寒,犯了老陳病,在家保養,怕是三五天不能來給我們上課的。”

乾旱對城裡冇多大影響。一出城門,環境大變:路上蹅起的灰塵,足有一虎口深,驕陽炙烤下,如同滾燙的粘粥,腳一踏上,就往鞋裡灌,燙的人呲牙頓腳。路旁的莊稼更是慘不忍睹:麥苗冇抽穗就乾枯了,一把火就會燒得精光!最耐旱的高粱、穀苗也大半枯黃。老百姓見夏糧絕產,秋苗有望,紛繁外出逃荒要飯,一起上都是麵黃肌瘦,一臉菜色的哀鴻!

蒲鬆齡攙扶著白叟一進家門,隻見院裡花草富強,綠樹成蔭,冇有一點乾旱的跡象。陣陣花香沁人肺腑。勤奮的老婆,把乾旱覆蓋下的故裡,灌溉成了一方風涼溫馨的綠洲!

蒲鬆齡被老婆無微不至的體貼打動的不知說啥好,問文秀:“你曉得‘舉案齊眉’這個典故嗎?”

文秀反擊道:“淨睜著眼說瞎話,俺都快兩個月不見麵了。”

文秀說:“明日匠人來‘牽布’,咱孃兒倆絡‘約子’吧。”

“這事前不說吧,你收抄完詩稿,快去睡覺,養好精力,明日夙起上學。”

“挑著水前頭走了!俺可不像你們,好的長成堆似的。”

文秀放下水桶,也過來攙扶她:“大娘,窮家冇人偷,上俺家去吧,我做飯給你吃。”

持續的旱情,終究使先生也惦記起家中的幾畝薄田來,要回家看看,這天然就給學子們放了假。

丈夫壓服不了白叟,文秀放下擔子,伏在白叟肩上,用腮親著她乾核桃皮似的臉,柔聲道:“大娘,你不會拖累我們的。你侄兒在城裡讀書,閃下我一小我孤零零在家,四周樹木狼林,夜裡聞聲夜貓子叫,嚇得睡不著覺。您上俺家和我做個伴兒,啦呱解悶兒。白日我下地,你看家;我做飯,您燒火。做中了,咱娘倆一塊吃,婆婆媳婦似的一塊過日子挺好的嗎?等年景好了,年老邁嫂回了家,再把您送過來,您說如許行不可?大娘到了俺家,我就把‘大’字去了,叫你娘好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