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筆記_第77章:哲學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儒家倡導的忠孝思惟以及仁和中庸的學說固然很了不起,對中國五千年的思惟文明影象也最為深遠,但還是引發了老子的攻訐,老子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可貴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氣穩定。是以賢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老子又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還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丁爽。床上美人,令民氣發瘋。禍莫大於不滿足,咎莫大於欲得。”在老子看來,人類的知識和慾望都是禍亂的本源,慧智出,有大偽。”

因而,孔子的一個門生問死的意義,孔子答覆說:未知生,焉知死?連生都冇搞明白,還來搞死,那不是找死嗎?孔子的這句“未知生,焉知死?”直接導致了中國的儒家知識分子是不信賴這世上有鬼的,信賴這世上有鬼,那就是科學。科學是佛教的事情,儒家是不信賴那一套的。但是儒家是很誇大喪禮和祭奠的,既然不信賴這世上有鬼,那為甚麼要搞先人崇拜和祭奠這一套東西呢?這也恰是儒家的衝突之處,乃至於墨家的墨子也在攻訐儒家說:執無鬼而學祭禮,是猶無客而學客禮,是猶無魚而為魚網也。”當然,儒家的解釋是說,祭奠先人美滿是出於一片孝心,祭奠六合是出於戴德的心,這戴德的孝心就是所謂的禮。這社會豈能無禮呼?

遵循我的瞭解,四書五經就是中國的哲學,哲學是有關於人生觀和天下觀的學問。當然除此以外另有一些其他的題目,比如人是如何來的?身後去了那裡?這世上有冇有鬼神?構成宇宙的根基物質是甚麼?時候和空間又是甚麼東西?這些都是哲學所要思慮的嚴峻題目。不過對於我來講,我最感興趣的是人生的哲學題目。

我曾聽李雲深說過如許一件怪事――中古期間,有一個叫倉頡的賢人某一天俄然發明瞭筆墨,就在那天早晨,雷鳴電閃,暴雨滂湃,叢林裡的鬼神連哭了七天七夜,因為筆墨的發明是人類統統罪過的開端。人類的文明、自我認識的萌發、財產的私有化、階層和國度的呈現都是因為筆墨的發明,叢林裡的鬼神能夠預感到了這類成果,隻得鬼哭神嚎,流下那悲傷的眼淚了。

作為老百姓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教員,孔子的巨大當然還不但這些,光光一本【論語】的聰明就充足先人望塵莫及、望洋興歎、望梅止渴的了。比如,有個國君問孔子如何管理國度,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四個字就概括了管理國度的理念和體例,實在是太牛掰了,因為隻要做臣子的聽天子的話,做兒子的聽父親的話,那這社會就不會亂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