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朝皇帝降臨從暴揍嘉靖開始_第140章 帶著孔明去後世(12)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個是景雲鐘,但是被稱為‘天下第一名鐘’,並且這是你們老李家造的。當初唐睿宗李旦巡遊周至,早晨睡覺夢見霞光滿天,祥雲環繞,覺得是吉兆,就命令鑄鐘以誌。傳聞當初每天撞擊報時的時候,全城都能聽到清澈動聽的如同鳳凰鳴叫的鐘聲。比及萬積年那會搬家後,把這個大鐘搬來吊掛起來,如何也敲它不響,最後又把它送回原處了。直到民國初年,景雲鐘曾在西安亮寶樓展出後,就耐久存放於此,供人觀光了。

李世民搖點頭,這些後代人對這些東西曉得的還真是少,“賢弟說得輕巧,朕就給你講下這些。我們從解纜到這裡,護城河、跟門口的吊橋就算是第一道防地。吊橋前麵的閣樓,不但是起落吊橋跟巡查用的,還能隨時發射弓箭,構成了一道庇護。

未幾會,幾人就踏上了鐘樓。

倆人也是細心賞識著,鐘身上麵雕鏤著翔鶴、走獅、騰龍、朱雀、獨角獨腿牛等圖案,四角還各有4朵祥雲,顯得活潑新奇,精彩非常。

第二層東門,則是單刀赴會、伐鼓金山、嶽母刺字、孟母擇鄰、子路負米、畫荻教子、溫嬌絕裙、聞雞起舞。

“另有這等事情。”諸葛亮看了下空中,難的這上麵真有東西被彈壓著?

第二層西門,則是寫經換鵝、茂叔愛蓮、灞橋折柳、踏雪尋梅、陶潛愛菊、尋隱不遇、孤山放鶴。”

“好了,我們解纜去鐘樓了。”程羽也不再多說,帶著倆人下了城牆,坐著地鐵直奔鐘樓。

“這鐘樓是明洪武年在大唐長安鐘樓舊址上製作的,就是朱棣他老爹朱元璋命令製作的,本來是在西大街廣濟街口,跟那邊與鼓樓相對。比及了萬積年間,經曆了一場團體搬家,二樓西牆上,嵌有一方《鐘樓東遷歌》碑,記敘了這座龐大修建團體遷徙的過程。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就是那邊,走疇昔看看。對了,另有清朝補葺的碑文,跟我們這會補葺後留下的碑文呢。”程羽邊說邊帶著倆人往裡走。

程羽點點頭,緩緩說道:“那是天然,第一層北門彆離是虯髯客、木蘭參軍、文姬歸漢、吹簫引鳳、紅葉題詩、班昭讀書、博浪沙椎秦、唱籌量沙。

如果仇敵攻出來,便會進入月城,外側設有箭樓一座與主城牆上麵的城樓對應,這就是第二道防地。

“怪不得剛纔阿誰鐘樓站那麼多人呢,這處所還真是四通八達啊。”李世民都感到可駭,走一批來一批,底子停不下來的。

“有些故事朕到是耳熟能詳,有些卻不曉得,應當是大唐今後的王朝產生的事情吧。”李世民說道。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