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世所罕見!真是世所罕見啊!”
過後,他也會給一大筆錢。
窗外飄來贛江潮濕的風,卷著隔壁食肆的呼喊聲,倒比太原坊市的喧鬨更合貳情意。
“他孟常作得出'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他抄起酒壺晃了晃,殘酒順著壺嘴滴在青磚地上,“且去瞧瞧,我這'青雲之誌',如何被人侵犯!“
現在天下才華,他自誇一人獨占八鬥。
瞥見小廝腰間閒逛的都督府腰牌,這才慢悠悠放下筷子。
他自幼熟讀經史,十二歲便能倒背《昭明文選》,可麵前駢文用典之精美、辭藻之瑰麗,竟讓他生出從未讀過書的惶惑。
"敢問孟學士。"
小廝急得直頓腳:“您還談笑!孟學士咬定文章是您抄襲,這會兒正帶著人在閣中背誦呢!再不去,都督就要差官差拿人了!“
短促的腳步聲震得木樓梯吱呀作響,小廝撞開門時冠帶傾斜,腰間的銅鈴鐺晃得人眼暈,“閻都督有請!十萬孔殷!“
此駢文確切是那少年郎所作。
他用心慢條斯理的用衣角擦動手,端起粗陶酒罈抬頭灌了一大口,辛辣的酒液順著下頜線滑進衣衿:“莫不是我那文章,入了都督法眼?“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短短八字便將洪州星野地理道儘,這等功力,本身十年苦讀也難企及。
王勃含著滿嘴的魚肉,含糊不清道:“著甚麼急......“
他俄然想起當年長安,初見駱賓王《帝京篇》時的震驚,現在卻覺麵前之人更勝三分。
四周的讚美聲不斷於耳。
“甚麼意義?這個少年說的是甚麼意義?”
王勃的笑聲俄然戛但是止。他盯著小廝漲紅的臉,忽又抬頭大笑,震得梁上懸著的油紙燈籠都跟著輕晃:“好個孟學士!“
抓起酒罈時,壇口磕在門框上收回清脆聲響,“我去會會這位才子!“
孟常的神采由白轉青,餘光瞥見嶽父欲言又止的神情,俄然想起老婆那句"夫君乃是文曲星下凡。”
"巧思?"王勃將酒擲在案上,清脆聲響驚飛簷下棲雀。
看著麵前的王勃,竟讓他這個閱文無數的都督生出高山仰止之感。
但是,人一旦怕甚麼,就會來甚麼。
滕王閣內已擠滿了文人騷人。孟常立於高台,玄色廣袖跟著頓挫頓挫的朗讀悄悄擺動:“關山難越,誰悲迷途之人;萍水相逢,儘是他鄉之客......“
"慢著!"
待讀到“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他不自發挺直脊背;及至“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手中茶盞重重磕在案上,濺出的茶水在錦緞桌布暈開深色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