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孃啊,兒對不起你啊!兒當了反賊啊!”
崔景明站在城頭,悄悄地看著那些落荒而逃的百姓,他無法的歎了口氣,暴露一抹自嘲的笑意。
四周聲響極大,百姓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訴說著這些日子的遭受,喧鬨的聲音充滿在氛圍中。
“是世家要脫手了嗎?”
卸了甲的兵士們,滿臉怠倦與惶惑,腳步踉蹌地朝著城外奔湧。
“冇有桌甲,也冇有兵器?”
“顯懷,讓我去吧。”
一名部屬按捺不住心中的孔殷,出聲問道。
“隻是受了那些反賊的勾引,還請各位將軍不要治他的罪啊!”
“對不起阿耶,對不起……”
“我張顯懷冇有資格做這個主,有冇有罪還是要陛下來決計。”
一名錦衣衛急倉促地趕來彙報,聲音因奔馳而略顯氣喘籲籲。
“報!張批示使!貝州城門大開!有很多世家人馬和貝州城的百姓一起衝出來了。”
“不是的,張批示使,這些兵士無人著甲,亦無人拿兵器,我倒感覺他們更像是來投降的。”
那一聲聲要求,此起彼伏,令民氣生憐憫。
那聲音中帶著焦心與惶恐。
一時候,城門口人潮如織,各種聲音交叉在一起,混亂不堪。
跟著貝州城門緩緩翻開,那沉重的城門像是承載了無數的決定,終究向世人暴露了它的內裡。
“但大師已經轉頭是岸,想來陛下也不會見怪,大師先起來,彆跪在地上了。”
說罷,他便搶先大步流星地朝著虎帳內裡走去,秦如召和薛仁貴趕快緊隨厥後。
就在張顯懷說著話時,遠處俄然傳來一陣厚重的馬蹄聲,在這喧鬨的環境中顯得格外高聳。
還冇等他們有所反應,他們親人的巴掌便毫不包涵地蓋在了他們的頭上。
那名前來彙報的錦衣衛聽到他的疑問,趕緊搖了點頭。
直到瞥見遠處那意味著天子嚴肅的龍纛緩緩靠近。
那些從貝州城裡出來的兵士們,一見到本身的親人,頓時情感失控,紛繁撲上前去,緊緊相擁,而後便是嚎啕大哭。
“還真是虛假啊。”
本身則不竭地對著張顯懷他們叩首,嘴裡唸叨著:“各位將軍,我兒他是個好孩子!”
他在心中暗自感喟,思路不由自主地飄回到那位阿婆的臨終遺言,那聲聲指責彷彿還在耳邊迴盪。
“是啊!各位將軍,莫要治他們的罪了!”
一名流兵飛奔而來,大聲喊道:“報,張批示使,秦將軍,薛將軍,陛下來了!”
張顯懷三人聽到馬蹄聲,頓時神采一凜,心中警鈴高文,下認識地滿身緊繃,一下子進入了防備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