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_第一百五十七章 他,大明最後一個皇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

“這相隔靠近三百年的兩場大火,莫非是冥冥中自有的天意……”

但不知怎地,聽到他殺妻殺女,朱元璋的氣憤,垂垂化作感喟和憐憫。

殺妻,殺女?

【打著補丁的皇袍上,留下了崇禎用妻女的鮮血,寫下的最後遺言!】

三十三歲,恰是男兒建功立業的大好韶華呢!

是以,現在身在大明,固然不能透露心聲,卻在給孩子們上汗青課的時候,不成停止地將思路穿越到那一天,麵前彷彿不再是純真敬愛的孩子們,而是紫禁城裡如血普通翻卷的火燒雲。

“兩百七十年後,皇城燃起大火,斷送我大明江山。”

【紫禁城燃起熊熊大火,彷彿連著天涯的火燒雲。望著不遠處的火光,崇禎天子吊死在歪脖樹上,寺人王承恩亦以身相殉。】

講堂上,給孩子們留下一道思慮題目的間隙,秦楓的心聲,竟然再次轉回那一天,讓朱元璋麵前的迷霧被再次悄悄扒開一些,看到了阿誰孤傲的身影,是他兩百多年後的十世孫兒。

但是……朱由檢這個孩子,恐怕不可。

這是阿誰已經被貶斥的禮部尚書錢用壬,為了奉迎君上,給燕王一脈,寫下的家譜排行。

朱由檢。

倘如果朕,麵對那樣的危局,該當如何?

朕親手締造的大明,竟然是如許屈辱的結束!

【那天的氣候很冷,三十三歲的崇禎天子,先殺妻,再殺女。】

朱元璋思路有些亂,俄然又想到,之前心聲中提過,有個萬曆天子,三十多年不上朝……那麼就算換帝不頻繁,也一定是好。

【金鑾殿上,他跟列祖列宗一樣,也曾遭到百官朝拜,但是這個時候,他身邊卻冇有任何人,隻要一個老寺人遠遠地跟著,名字叫王承恩,或許是因為接受大明恩典,來送這個王朝,來送這位天子,最後一程。】

朱元璋悠悠一歎。

固然曉得是老四血脈,但歸根到底也是朱家子孫,朱元璋感喟一聲,曉得這孩子冇有逆天改命的本領,但不管如何說,總也比賣國投敵的朱祁鎮,強了很多吧?

兩百七十六年,十代……也就是說……後代這些天子的在位時候,均勻來講,不能算長。

有大明一朝,反麵親、不進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朱由檢不是個好天子,他誌大才疏,猜忌多疑,乃至能夠說是笨拙胡塗!但他……是個好人。他儘力過,但是統統的儘力,都成了這場國殤的催化劑,這纔是崇禎身上最濃厚的悲劇色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