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偷聽我心聲,滿朝文武心態崩!_第四百九十章 大婚之日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彆說現在恰是臘月時節,地裡都冇有事情,家家戶戶都閒得很,就算是趕上農忙,寧肯誤了地裡的莊稼,也毫不能錯過這首要的喜慶之日。

因為,明天如許嚴峻的典禮,父皇不在!

能跟現在的太子,將來的天子,同一天結婚,或許就能感染幾分真龍之氣呢!

一起上,熱烈不凡!

如果趕上戰亂年間,老百姓當然也不會放棄了子孫繁衍,不過那必然就是到處從簡,乃至連禮節都是草草了事,兩張鋪蓋卷放在一起,那便是一個新家庭的開端了。

但是朱標的眉宇深處,卻有一絲無人發覺的忐忑。

淳化縣本來就不大,從蘭娘地點的黃家,到秦楓為了此次新婚新起的秦府之間,也不過戔戔二三裡的路程。

而如許一個喜慶的日子,因為當朝太子朱標的原因,變得更加崇高持重,給臘月十六這一天付與了更多的含義,天然也讓更多的老百姓趨之若鶩。

固然並不是言聽計從的性子,朱標從小行事都有主意,不是通例意義的乖孩子,但明天這個變故,還是讓他忍不住心中忐忑,但見母後孃娘臉上神采如常,又不像是產生了甚麼可駭的事情。

對大明百姓來講,這都是很首要的一天,因為他們挑選在這一天停止婚禮,跟本身心儀的女子今後聯袂,度過平生。

倉廩足而知禮,這是顛撲不破的事理。

老百姓內心都有一桿秤。

在當時,結婚的流程,多到令人思疑人生!

固然另有幾個縣的縣令空置,但秦楓坐鎮府衙,遙相操控,竟然把下轄統統八縣的統統政務,全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哪怕是作為欽差,分開應天府的那一段時候,這裡仍然保持著非常好的次序,就算是最輕易出亂子的秋收以及賦稅征收,都有條不紊。

朱標不敢深想,暗忖莫非比來本身跑去鴻臚寺的事情,惹得父皇大為不滿,是以……

但是朱標曉得這隻是個掩人耳目的藉口,父皇春秋鼎盛,就算真的染了甚麼風寒,如何至於連如許首要的場合,都缺席呢?

倒不如,走入官方,參與一下官方結婚的流程,少了很多繁冗之餘,還能多了很多親熱熱烈。

這本是毫不該產生的事情,但就在今早,俄然傳來動靜,說是昨夜父皇偶感風寒,身子不適,是以缺席統統太子大婚的流程,以保重龍體為主,此次大婚的典禮典禮,皆由皇後做主。

實在每個對此感到頭疼的新人們,應當光榮,他們隻是淺顯老百姓,而非當朝太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