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來臨,彆墅區的燈光次第亮起,好像墜落人間的銀河。我站在自家彆墅的懸浮露台上,看著能源運送管道將電力源源不竭地送往澳城。手機彈出動靜:澳城最大的賭場宣佈轉型科技孵化器,首批入駐企業恰是星寧孵化的草創團隊。老祖宗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星寧用科技與遠見,兵不血刃地完成了一場經濟與文明的竄改。這場始於一套彆墅的棋局,終將竄改兩個都會的運氣,在期間的棋盤上,落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港都會長站在觀景台俯瞰全景,手中的平板電腦及時顯現著驚人數據:彆墅區的無土種植體係年產有機蔬果超千噸,不但供應港城高階市場,更通過量子冷鏈遠銷外洋;而能源矩陣產生的電力,足以滿足港城與澳城整年用電需求,碳積分買賣帶來的收益更是天文數字。“沈總,這的確是古蹟!”市長指著遠處正在扶植的跨海能源運送管道,“澳城當局已經主動提出,但願與我們共建‘大灣區能源聯盟’。”